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症狀 >> 低血糖綜合征早識別更易治療,發病機制要了解

低血糖綜合征早識別更易治療,發病機制要了解

  低血糖綜合症是什麼呢?有什麼症狀呢?低血糖綜合征(hypoglycemicsyndrome)是一組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綜合征。血糖濃度常低於3.36mmol/L(60mg/dl),嚴重而長期的低血糖症可發生廣泛的神經系統損害與並發症。患者有面色蒼白、心悸、肢冷、冷汗、手顫、腿軟、周身乏力、頭昏、眼花、饑餓感、恐慌與焦慮等,進食後緩解,如低血糖逐漸發展則可出現下列臨床表現。那識別這種病的方法有哪些呢?和家庭醫生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疾病描述

  低血糖綜合征(hypoglycemicsyndrome)是一組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綜合征。血糖濃度常低於3.36mmol/L(60mg/dl),嚴重而長期的低血糖症可發生廣泛的神經系統損害與並發症。

  常見的有功能性低血糖與肝源性低血糖,其次為胰島素瘤及其他內分泌性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症。本病常被誤診為癔病、癫痫、精神病、腦瘤與腦炎等,經過恰當治療後,症狀可迅速好轉。早期識別本病甚為重要,可達治愈目的,延誤診斷與治療會造成永久性的神經病變而不可逆轉,後果不佳。

  診斷方法

  本征依靠典型的低血糖表現,血糖測定低於2.2mmol/L多可作出診斷。功能性低血糖測定多屬正常。

低血糖綜合征早識別更易治療,發病機制要了解

  發病機制

  低血糖以損害神經為主,腦與交感神經最重要。1971年,Briely發現低血糖腦部病變與局部缺血性細胞病變相似,基本病變為神經元變性,壞死及膠質細胞浸潤。腦代謝能源主要靠葡萄糖,神經細胞自身糖原儲備有限,依靠血糖來供應。而神經系統各部分對低血糖敏感性不一致,以大腦皮層、海馬、小腦、尾狀核及蒼白球最敏感。丘腦、下丘腦、腦干、腦神經核次之。最後為脊髓水平的前角細胞及周圍神經。組織學改變為神經細胞核的染色質凝集與溶解,核膜不清,胞漿腫脹,內含小空泡及顆粒。1973年,Chang給小鼠注射普通胰島素2U後,15~20min小鼠嗜睡,30~75min小鼠肌陣攣,有癫痫發作,40~120min進入昏迷期。嗜睡期小鼠血糖由6.72mmol/L(120mg/dl)減少至1.18mmol/L(21mg/dl),昏迷期小鼠血糖水平僅為1.01mmoL/L(18mg/dl)。

  糖、脂肪與氨基酸是神經代謝中能量的來源,這些物質氧化後放出能量儲存於ATP及磷酸肌酸中,待需要時釋放。糖與氧減少時,ATP磷酸肌磷酸肌酸,神經節苷脂中的結合葡萄糖合成減少,由於ATP少,而核苷酸合成也減少,導致神經功能減退。低血糖時高能磷酸鹽復合物的代謝及神經功能不僅與血糖水平有關,而且與氧分分壓的關系也很密切,低血糖時由於腦氧攝取降低,葡萄糖的攝取率也受抑制,單純依賴糖不足以維持氧化代謝水平,必然影響脂肪酸及氨基酸的代謝,腦磷脂分子水平可下降35%。腦組織在低血糖時,大腦皮層先受抑制,繼而皮層下中樞受累,波及中腦,最後延腦受損而發生一系列臨床異常表現。當血糖降低後,機體有自我調節機制,可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促進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回升達正常水平。

 

熱門圖文
中老年人糖尿病的常見症狀

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狀廣為人知,但有些症狀極易被中老年人忽視,特作

從身材胖瘦看糖尿病 可判斷病情

可以說,沒有哪一種疾病能像糖尿病這樣,對體重有如此明顯的影響。有的人忽然變得能吃能喝,體重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