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基本常識 >> 糖尿病的基本常識

糖尿病的基本常識

  前陣子有朋友去醫院檢查,醫生跟他說是糖尿病早期,還好發現得早,醫生說現在接受治療就沒什麼問題了。現代人得糖尿病的幾率比以前高了很多,而且糖尿病又還沒有比較好的治療手段,所以最好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因此我特意去找了下面這些資料。

  病因

  1.遺傳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顯的遺傳異質性。糖尿病存在家族發病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臨床上至少有60種以上的遺傳綜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個dna位點參與發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點多態性關系最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發現多種明確的基因突變,如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線粒體基因等。

  2.環境因素

  進食過多,體力活動減少導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環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容易發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統異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薩奇病毒,風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後導致自身免疫反應,破壞胰島素β細胞。

  2臨床表現

  1.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

  嚴重高血糖時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多見於1型糖尿病。發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時“三多一少”症狀更為明顯。

  2.疲乏無力,肥胖

  多見於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發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時診斷,體重會逐漸下降。

  3檢查

  1.血糖

  是診斷糖尿病的惟一標准。有明顯“三多一少”症狀者,只要一次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無症狀者診斷糖尿病需要兩次異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試驗。

  2.尿糖

  常為陽性。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時尿糖陽性。腎糖阈增高時即使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可呈陰性。因此,尿糖測定不作為診斷標准。

  3.尿酮體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時尿酮體陽性。

  4.糖基化血紅蛋白(hba1c)

  是葡萄糖與血紅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反應不可逆,hba1c水平穩定,可反映取血前2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斷血糖控制狀態最有價值的指標。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與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島素正常或增高,隨著病情的發展,胰島功能逐漸減退,胰島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見血脂異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時尤為明顯。表現為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標

  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和谷氨酸脫羧酶(gad)抗體是1型糖尿病體液免疫異常的三項重要指標,其中以gad抗體陽性率高,持續時間長,對1型糖尿病的診斷價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級親屬中也有一定的陽性率,有預測1型糖尿病的意義。

  9.尿白蛋白排洩量,放免或酶聯方法

  可靈敏地檢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輕度升高。

  4診斷

  糖尿病的診斷一般不難,空腹血糖大於或等於7.0毫摩爾/升,和/或餐後兩小時血糖大於或等於11.1毫摩爾/升即可確診。診斷糖尿病後要進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發病年齡輕,大多<30歲,起病突然,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症狀明顯,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為首發症狀,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體可呈陽性。單用口服藥無效,需用胰島素治療。

  2.2型糖尿病

  常見於中老年人,肥胖者發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硬化等疾病。起病隱襲,早期無任何症狀,或僅有輕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顯者需做糖耐量試驗才能確診。血清胰島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5鑒別診斷

  1.肝髒疾病

  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謝異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後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長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

  2.慢性腎功能不全

  可出現輕度糖代謝異常。

  糖尿病是一種很麻煩的疾病,不僅危害自己,還傷害家庭,所以我們大家都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做工作,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運動,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這樣得糖尿病的幾率就會少很多很多,希望上面說的東西能讓各位有所收獲,這樣我發帖的目的就達到了。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