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半年前,方奶奶無意中發現小腹部有一腫塊,不痛不癢,也就沒在意。近來腫塊越長越大,兒子帶她去醫院檢查,發現肚子裡長了個瘤子。
醫生給方奶奶做了腹部CT檢查,只見腹腔內有一囊性腫物,腹腔髒器被其推壓移位,而且怎麼也找不到正常的膀胱。醫生叫護士插上導尿管後,方奶奶腹部的腫塊隨著尿液的不斷流出越來越小,最後竟完全消失了。原來方奶奶的“瘤子”僅是一個高度充盈的膀胱。經過檢查,方奶奶患的是糖尿病,尿潴留只是糖尿病並發症的一種臨床表現。
例2。潘大叔還不到60歲,有排尿不通暢的老毛病,眾人說他是前列腺肥大或者是腫瘤,勸他快去醫院檢查。但醫生給他做了肛診,摸到前列腺並不大,也不硬,沒有結節,B超檢查前列腺大小亦在正常范圍內。後來檢查發現他的血糖是正常人的2倍多。原來,他患的是“糖尿病性排尿障礙”。
糖尿病引起的排尿障礙,又叫“糖尿病性膀胱病”。其症狀主要表現為:下腹膨脹、尿急、尿頻、小便淋漓不盡、排尿時間延長、尿線無力、排尿與中斷交替出現,症狀酷似前列腺增生的早期或老年性尿失禁。
這是由於患糖尿病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膀胱逼尿肌或括約肌發生功能障礙或功能不協調,排尿過程不能正常進行,導致尿潴留。此時,患者所謂的小便並非是正常的排尿,而是一種溢尿。雖然排尿的次數多,但尿量減少,日積月累,膀胱就越脹越大,甚至像個腹腔腫瘤。臨床研究發現,在糖尿病病人中該並發症並非少見,應引起大家的注意。
1。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
盡管糖尿病性膀胱病是糖尿病的並發症。但它與糖尿病的嚴重程度並不平行。有的隱性糖尿病患者,臨床還沒有發現糖尿病症狀,就出現了排尿障礙,所以很容易誤診。
2。糖尿病性膀胱病臨床分3種類型:
(1)膀胱逼尿肌無力引起尿潴留,表現為下腹膨脹,有尿排不出,膀胱殘余尿量可達數百毫升,很像是前列腺肥大的排尿困難;
(2)膀胱括約肌失控引起尿失禁,表現為尿急、尿頻、小便淋漓不盡,很像前列腺增生的早期或老年性尿失禁;
(3)膀胱逼尿肌與括約肌不協調引起的排尿障礙,主要表現為排尿時間延長,排尿與中斷交替出現,尿流圖呈波浪形曲線。
3。應除外前列腺疾病
老年男性在診斷糖尿病性膀胱病之前,一定要排除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影響排尿的常見疾病。一般通過肛門指診和B超即可做出鑒別診斷。一時判斷不清的,可通過試驗性治療加以區別。治療糖尿病的措施可使糖尿病性膀胱病的症狀明顯好轉,而對前列腺疾病引起的排尿障礙毫無效果。
4。糖尿病性膀胱病具有可逆性和復發性:其可逆性表現為通過治療,症狀可以緩解或消失。
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包括:(1)要樹立治療信心。只要堅持積極治療,就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2)合理控制飲食。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增加蛋白質、脂肪的進量。多食用低糖並富含蛋白質、纖維素、飽腹感強的粗糧。還要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防止感染。結合藥物等綜合治療,有效控制血糖。
(3)服用某些藥物改善植物神經功能。如口服肌醇每次1克,一日三次,1個月為一療程,能促進細胞代謝活性,改變植物神經功能,可使該症逆轉。但若糖尿病得不到持續控制,排尿障礙也會伴隨糖尿病的復發而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