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護理 >> 更多護理相關 >> 糖尿病應早發現早治療

糖尿病應早發現早治療

  很多人都說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並發症。僅僅是血糖高很多的人一開始可能不會有明顯的自覺症狀,但是也正因為此,很多人患了糖尿病而不自知,我國糖尿病的知曉率和治療率非常低,這無疑是做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一大難題。但是糖尿病若不及時加以控制和治療,會並發一系列的並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其經濟負擔,威脅健康長壽,因此應盡量早期發現。

  早期發現糖尿病

  當您有下述情況時應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①年齡≥40歲,體重增減而無明顯誘因;特別是平素身體肥胖,飲食情況無特殊變化,而體重連續減輕者;②曾分娩過巨大胎兒(>8斤)的婦女,有妊娠並發症,如多次流產、妊娠中毒症羊水過多、胎死宮內或難產者;③出現反應性低血糖者,即午、晚餐前心慌、手抖、出汗等;④肢體潰瘍或皮膚疖腫,皮膚破損持久不愈者;⑤男性陽痿,女性會陰部搔癢者;⑥頸部皮膚出現黃色瘤;小腿胫前皮膚之間褐色斑;⑦牙周炎不易治愈或口腔粘膜扁平苔癬者;⑧有糖尿病易感因素者,如家族中有糖尿病者、肥胖者、年齡超過50歲的腦力勞動者等,應注意盡早監測血糖。

  糖尿病初期常為進食後血糖高,簡便的方法是測定進食後血糖,即餐後血糖;如有異常,及時行葡萄糖耐量試驗以確診。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可定期行葡萄糖耐量試驗,測定血糖及胰島素水平,如血糖尚正常,但胰島素已升至很高,提示β細胞代償性高分泌,有糖尿病患病可能。

  糖耐量減低

  有相當一部分人血糖不太正常,但並不能確診為糖尿病,這部分人是糖尿病強大的後備大軍,稱為糖耐量減低者。血糖已不正常,但又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准(即空腹血糖小於7.0mmol/L,葡萄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介於7.8~11.1mmol/L之間),該人群又稱“糖尿病前期”人群。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會發展為糖尿病,其促發因素與不良生活習慣、其它疾病影響、遺傳易感性強有關。糖尿病患者在確診之前往往都經歷過糖耐量減低階段,但因為在這一段時間內基本無臨床症狀,如無葡萄糖耐量試驗篩查,往往不易被察覺,直到發展為糖尿病或糖尿病並發症。

  糖尿病高危人群,僅靠生活方式干預往往不能達到100%預防2型糖尿病發生的目標,因而藥物治療可能會有所幫助。有證據表明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藥物(TZD)和減肥藥奧利司他等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性。但因目前尚無藥物干預長期有效性的數據,藥物干預作為干預糖尿病的手段尚未在各國的臨床指南中被廣泛推薦。

  糖尿病早發的主要因素

  盡管糖尿病有種種遺傳基礎,但最終均將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衰竭。日常生活中加速胰島β細胞功能衰竭的因素都能促使糖尿病早發。這些因素有:①長期食入量超過平時需要量,尤其是偏愛過多糖類食品,增加β細胞負荷;②體重逐漸增加,使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促使β細胞代償性多分泌胰島素以滿足糖代謝需要;③過多攝入酒精,過多攝入脂類食品(多油膩、多干果、多油炸食品);④缺乏運動鍛煉,懶言怠動者;合並膽囊、胰腺病變,影響胰島細胞功能。

糖尿病應早發現早治療

  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人群是指目前血糖正常,但患糖尿病危險性較大的人群,這些人主要包括:

  ①有糖調節受損史;②年齡≥40歲;③超重、肥胖(BMI≥24),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④2型糖尿病者的一級親屬;⑤高危種族;⑥有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產史,妊娠糖尿病史;⑦高血壓(血壓≥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⑧血脂異常(HDL-C≤35mg/dL(0.91mmol/L)及TG≥200mg/dL(2.22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靜坐生活方式;⑩有一過性類固醇誘導性糖尿病病史者;?BMI≥30kg/m2的PCOS患者;?嚴重精神病和(或)長期接受抗抑郁症藥物治療的患者。

  糖尿病病因與遺傳

  明白糖尿病的發病機理,對糖尿病的防治有很大作用。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非常復雜,不同類型與不同人群可有顯著的差異。

  糖尿病一共有四種類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只有特殊類型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已基本清楚。即由胰腺炎、胰腺癌以及甲亢、肢端肥大症等某些內分泌疾病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對抗胰島素作用的激素分泌過多而發生血糖升高,統稱為特殊類型糖尿病。這種類型糖尿病發生率很低,原發疾病治好,則血糖可以恢復,其長期危險性不及其他三種類型。其他三種類型糖尿病總的來說其病因為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糖尿病。

  1型糖尿病:目前認為病因是在遺傳易感性的基礎上,外界環境因素(可能包括病毒感染)引發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導致胰島β細胞的損傷和破壞,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引發糖尿病。患兒胰島功能低下,常伴有β細胞自身抗體陽性,包括胰島細胞自身抗體(IC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和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DA)。我國兒童青少年(0~14歲)1型糖尿病的發病率約為0.6/10萬,屬低發病區,但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故1型糖尿病患者的絕對數不少於100萬。

  2型糖尿病:最常見,占全部患者的90%以上。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成年人。在某些特殊種族(如美國比馬印地安人)患病率是全球平均患病率的十幾倍;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雙胞胎中一人患2型糖尿病,另一個發生的機會可高達90%,這些現象說明2型糖尿病與遺傳密切有關。但環境因素也很重要,同一個家庭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一致性的患病。目前已公認的主要環境因素為:肥胖、高齡、體力活動少,出生時體重過重(8斤以上)或過輕(4斤以下),精神應激大等。其中腹部肥胖為主的人更易患糖尿病。上述原因可加重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和胰島素作用不正常(胰島素抵抗)而引起糖尿病。

  在糖尿病診斷之後妊娠者為糖尿病合並妊娠;在妊娠期間首次發生或發現的糖耐量減低(GIGT)或糖尿病稱為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糖尿病可能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有糖耐量減低或糖尿病,在孕期首次被診斷的患者。這種類型糖尿病多認為與妊娠期間機體的一些特殊變化如雌激素、胎盤泌乳素、糖皮質激素分泌明顯增加,導致胰島素作用不正常有關。但遺傳因素也是不可忽視,因為這種類型糖尿病患者常有糖尿病家族史,分娩6周後重新檢查雖絕大多數可能恢復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仍然是糖尿病,或者糖耐量異常。

 

熱門圖文
每周150分鐘運動可很好的預防糖尿病

很多人問,什麼樣的人容易得糖尿病?有特定人群嗎?有。像特別胖的人,尤其是腰特別粗的人,就是

經常競走讓你遠離糖尿病

可以說糖尿病是一種現代病,而且現代社會中,有很多人在年齡稍微比較大的時候都得上了糖尿病,這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