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會經常檢測空腹和餐後2小時的血糖水平,也經常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到底是空腹血糖重要,還是餐後2小時血糖更重要?
糖尿病患者是空腹血糖重要,還是餐後2小時血糖更重要?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倪青的回答是:兩者都很重要。但是對於II型糖尿病患者來講,餐後血糖對於預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合並症的發生有著更重要的作用。因為,心血管並發症是II型糖尿病最多見、花費最多的疾病。
“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主要表現,血糖過高可導致並發症發生的危險,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較常用的糖尿病診斷指標是空腹血糖值(即餐前血糖)。但是患上糖尿病往往是一個進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餐後高血糖症狀會早於空腹血糖高出現。早期發現這一糖尿病苗頭,有助於及早預防和控制。”
倪青說,國際餐後血糖控制研究小組研究表明,作為糖尿病控制的一個重要標志,餐後血糖控制在糖尿病管理中成為愈來愈重要的一個方面。餐後血糖,不僅是關於血糖濃度更加准確的測量指標,同時餐後血糖值升高也是心血管發病的征兆。有可靠數據顯示,糖尿病病人患上心血管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2到4倍。並且,那些患有糖尿病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是非糖尿病人的3倍。根據大規模的臨床研究,發現餐後血糖比空腹血糖能夠更好地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同時,餐後高血糖與糖尿病的心血管合並症有著密切的相關性,也就是說,餐後血糖越高,越易導致血栓形成,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和中風的機會就越高。”
倪青表示,隨著餐後血糖的增高,總的冠心病發生率和致死性冠心病發生率也逐漸增高。餐後血糖越高,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也越高。餐後高血糖可影響到認知功能,降低了大腦對信息的處理能力,降低記憶力和注意力。另外一方面,餐後高血糖還可導致情緒的改變,會使人感到精力不足、抑郁等。所以,餐後血糖高的患者在口服藥物方面可以選擇一些促胰島素分泌劑類藥物,如磺尿類或諾和龍之類的藥物,以便針對性治療。
倪青提醒,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常規監測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非常重要,應該長期將各項血糖值都保持在良好的水平。良好的血糖控制不僅可以預防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如心絞痛、心肌梗死和中風,還可以預防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如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所以,只要能夠很好地控制飲食、適當運動、按時服藥、定期復查,糖尿病患者就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好血糖,並且預防和延緩合並症的發生與發展。
導致餐後高血糖的原因
早上尤其8點前後體內升血糖激素分泌生理性升高;進食過多;胰島素分泌量不足;情緒波動;用藥不當;飲食結構不合理;餐後加吃零食或水果。
降低餐後高血糖的三種方法
飲食控制:研究表明,以餐後血糖升高為主的病人,首先應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合理、科學的飲食非常重要。要少食多餐,盡可能做到分餐,但在兩餐之間可適當吃一些水果,以及黃瓜、番茄等。
規律運動:除了飲食控制外,還要持之以恆地運動,每天散步30分鐘以上。減肥輕身,特別是減少腹部脂肪,是防治餐後血糖升高的根本措施。
藥物干預:在飲食控制和規律運動的基礎上,若餐後血糖控制仍不夠滿意,可采用小劑量藥物進行干預,效果會更好,相關的藥物,要根據患者自身的病情狀況下單,需要糖尿病患者與主治醫生經常溝通。
一針一藥,泰然自如
倪青說,“一針一藥,輕松控制全天血糖”這是近一年來在糖尿病人中廣泛流傳的一句話。隨著新一代胰島素類似物基礎胰島素的出現,胰島素治療的低血糖風險已明顯降低。例如,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甘精胰島素注射後,降糖作用可平穩維持24小時,充分模擬了生理狀態下的基礎胰島素分泌,與中效胰島素相比,大大降低了低血糖(尤其是夜間低血糖)的發生風險。
“同時,甘精胰島素簡便的劑量調整方案、簡易的注射裝置和每日1次的注射次數也大大簡化了治療方案,增加了患者的依從性。多項研究均已證實,每天一針甘精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的簡單方案,可以帶來安全有效的治療效果。”
所以說,基礎胰島素不僅為口服降糖藥療效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啟用胰島素的理由,而且為胰島素起始治療帶來了更為簡便、有效而且安全的選擇。
糖尿病病人如何保護肝髒?
糖尿病患者是要注意引起這種病的基本原因,注意了解糖尿病病因是特別的重要,糖尿病患者要積極有 |
|
糖尿病人少喝水好嗎
水是生命之源,在人體以體液的形態存在。正常成年人,體液量約占體重的55%~60%,它的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