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護理 >> 生活起居 >> 胖不是福 當心糖尿病上身

胖不是福 當心糖尿病上身

  每10秒,全球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相關疾病,有二人新診斷出患有糖尿病。醫界擔心,隨著肥胖的增加,糖尿病可能愈來愈普遍。     “吃多、喝多、尿多”一般總以為,這三多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台大醫學院副教授楊偉勛指出,事實上,糖尿病患者不一定“吃多”,有時患者因能量代謝有問題,可能造成體重減輕。     糖尿病不痛不癢,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是否罹病,大部分糖尿病沒有症狀,糖尿病的診斷除了靠抽血檢查外,沒有辦法以臨床症狀來診斷。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超過正常值,空腹(8小時到12小時),血漿葡萄糖大於126毫克/100毫升(126mg/dL),即為糖尿病。   胖不是福 當心糖尿病上身     肥胖問題——缺乏健康知識真要命     由於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對醣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於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過高,尿中有糖的現象,同時也造成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不正常。     糖尿病是非常復雜的疾病,絕不是單一的病。第一型糖尿病(過去稱為胰島素依賴型、青少年型),約占糖尿病患的5%到10%,發病年齡平均在10、11歲,故稱為青少年型。病人缺乏胰島素,若未注射胰島素,平均二年左右就會死亡。     第二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成人型),過去往往是中年以後才會發生,占糖尿病人口90%到95%。不過研究發現,中小學生第二型糖尿病患增加,主要是肥胖造成小朋友發病的比率升高。     另外,孕婦懷孕後期可能發生妊娠糖尿病,分娩後一、二天就會回復正常,不過50%的人將來可能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2003到2025年的近20年間,全球糖尿病人口平均將增加72%,預估歐洲增幅為16%、美國60%、亞洲91%、中東97%、非洲98%。     不痛不癢——40萬人罹病還未就醫     經濟發展快速,肥胖人口大幅增加,隨著肥胖人口的增加,糖尿病將大流行,對快速發展但缺乏健康知識的地區,這將是嚴重的問題。     國外的糖尿病患者,80%都有肥胖問題,因為胖子的身體組織對胰島素比較不敏感,無法對胰島素刺激做適當反應,造成對胰島素的阻抗,胰島細胞會隨著人體老化慢慢凋零,到後期可能產生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情況。從初期的阻抗到後期的分泌不足,以致糖尿病跟著肥胖而流行。因此,如何控制體重、預防肥胖,成為重要的課題。     在我國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五,對年紀大的族群來說,是第四大死因。     2000年的研究顯示,健保登記全台有60萬名糖尿病人。預估有30萬到40萬人已罹患糖尿病而尚未求診。因為,一般人未定期抽血檢查血糖,而且糖尿病的症狀沒有特異性,許多人得了糖尿病而不自覺。     根據統計,糖尿病患占健保給付11%,近幾年的比率可能持續上升,健保給付多用於治療糖尿病的併發症,例如糖尿病患的截肢,而未投入控制血糖避免發生併發症上。楊偉勛表示,希望未來能加強防治工作。     愛吃甜食,是否比較容易得糖尿病楊偉勛回答,糖尿病的病因很多,不一定是吃甜食造成的,和吃甜食沒有直接的關係。不過,飲食不節制、肥胖的人,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糖尿病表面上是血糖問題,實際上若沒有好好治療與照顧,容易變成百病叢生,與心血管疾病、中風、癌症、大腸直腸癌等都有關。糖尿病後期可能發生許多問題,例如四肢血管阻塞,手腳冰冷,皮膚變得非常薄,且容易破裂,嚴重威脅個人健康與生命。     糖尿病最怕“3不知“     糖尿病專家介紹,糖尿病患最怕有“3不知”,一是“不知”自己有糖尿病、二是“不知”自己得了糖尿病而疏於追蹤、三是雖知得了糖尿病卻“不知”嚴重性而未好好控制。     糖尿病早期沒有症狀,直到出現“吃喝尿三多”追蹤檢查或是中風、心肌梗塞才發現得病,有時要2到3年以上。     及早發現糖尿病的方法就是定期體檢,查血糖。     診斷糖尿病方法     空腹血糖高於126mg/dl,若連續兩次空腹血糖都高於“此數”,就是糖尿病。     任何時候抽血血糖高於200mg/dl,連續兩次抽血血糖高過“此數”。     耐糖實驗測出血糖高於200mg/dl。     前期糖尿病粗茶淡飯多運動     國外研究發現,飲食控制加上運動,可以阻止前期糖尿病進展成第二型糖尿病。     國內平均每一小時就有一點二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定義是指空腹血糖值超過一百二十六,醫界已將血糖數值在一百到一百二十六之間的前期糖尿病視為治療重要分水嶺,試圖在前期糖尿病阻斷疾病進展。  
熱門圖文
哪些情況下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

糖尿病是對身體傷害比較大的一種病情病,糖尿病患者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是會引發其他的並發

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了糖尿疾病?

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了糖尿疾病?糖尿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它對人體有著極大的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