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常常告誡糖尿病患者,必須及早地采取飲食、運動及藥物等綜合措施,防止或延緩這些致喪、致殘的慢性並發症發生及發展,這些都是"亡羊補牢"的措施,能不能在糖尿病發病前進行"攔截",即在糖尿病前期施行干預,早早地阻抑糖尿病這個病魔,防止或延緩糖尿病的發生呢?近年來的研究證實,答案是肯定的。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增長,人民物質生活日益富裕,糖尿病患病率已明顯上升。在糖尿病患者中,約90%為2型糖尿病患者,這些患者如得不到及時、合理的治療,容易伴發高血壓、冠心病、卒中、阻塞性周圍血管病,或出現特有的眼、腎、神經等糖尿病並發症,生活質量及壽命將受到嚴重影響。醫生常常告誡糖尿病患者,必須及早地采取飲食、運動及藥物等綜合措施,防止或延緩這些致喪、致殘的慢性並發症發生及發展,這些都是"亡羊補牢"的措施,能不能在糖尿病發病前進行"攔截",即在糖尿病前期施行干預,早早地阻抑糖尿病這個病魔,防止或延緩糖尿病的發生呢?近年來的研究證實,答案是肯定的。
何時"攔截"--糖尿病前期正常人的血糖(指的是靜脈血漿糖值)
空腹時應低於6.1毫摩/升,進餐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應低於7.8毫摩/升。如果空腹血糖等於或高於7.0毫摩爾/升,或進餐後2小時血糖等於或高於11.1毫摩/升,那就是得了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及/或進餐後2小時血糖值介於正常人與糖尿病患者之間,即稱為糖尿病前期,屬於一種中間過渡狀態。
糖尿病前期可以分為三種類型:①空腹血糖處於糖尿病前期范圍內,而進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可稱為空腹血糖受損(簡稱IFG)。②空腹血糖正常,而進餐後2小時血糖處於糖尿病前期范圍內,稱為糖耐量受損(簡稱IGT)。③空腹血糖和進餐後2小時血糖均處於糖尿病前期范圍內(簡稱為IFG+IGT)。與糖尿病患者不同的是,糖尿病前期者沒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也無糖尿病特有的眼、腎、神經等並發症。但多數患者已伴有血壓增高、血脂異常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
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基本相近似,2/3~3/4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僅表現為進餐後血糖增高,即呈糖耐量受損狀態,因此如果單純測定空腹血糖就容易使多數糖尿病前期患者被漏診。研究還表明,糖尿病前期者每年有7%~11%會轉變成糖尿病;糖尿病前期者的糖尿病年發生率約為正常人的6倍。國外研究資料表明,40%糖尿病前期者在5~10年內可轉變成糖尿病患者。可見,人群中糖尿病前期者的症狀大多表現隱匿,但他們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候補隊員,早期篩查,尤其是及時進行空腹及進餐後2小時血糖檢查,可以盡早發現糖尿病前期者。
如何"攔截"--生活方式或藥物干預
研究發現,進行生活方式或藥物干預,可防止糖尿病前期向2型糖尿病轉變。一些科學家對IGT者進行3年左右持續的生活方式干預,可使他們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程度降低到60%左右;如用藥物干預,可使IGT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程度降低25%~30%。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對糖尿病前期者生活方式干預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這一系列研究結果給了我們一個重要啟示:糖尿病的自然病程是可以改變的。若能在糖尿病前期階段進行生活方式或藥物的干預,可以延緩甚至終止糖尿病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方式的變化總的趨勢是體力活動減少,攝入食物尤其是高熱量食物的量增加,結果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體重增加,這是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減少糖尿病的發生,就必需抓住糖尿病前期這個契機,在糖尿病前期進行"攔截",即對糖尿病前期者進行生活方式重塑。生活方式重塑主要包括調整日常飲食結構和加強體力活動兩方面,概括起來要注意以下四點:
1.超重或肥胖者要適當減少每日攝入食物總熱量,使體重較原來降低5%或5%以上。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標以及達到這個目標所需的時間應視個人具體情況而定,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制定方案。
2.無論原來有無超重或肥胖,在糖尿病前期應該減少高熱量食物(如油脂類食物等)的攝入,防止體內脂肪積聚過多。一般要求油脂類食物的熱量占一日攝入食物總熱量的比例應少於30%,其中飽和脂肪酸(大多存在於動物脂肪內)應少於10%。
3.平時要多食含纖維素較多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粗糧、豆類等,每日攝入的纖維素含量至少為20克(如一個小甜薯、一個中等大小的梨或蘋果、半杯綠花菜分別含纖維素4克)。
4.經常參加各項體力活動,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如平地騎車、慢跑、游泳、跳舞均可,若無條件可采取步行鍛煉(可采取上班時的步行速度)。最好每日保證30分鐘,每周不少於150分鐘。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在變動中加以重塑。糖尿病前期者的生活方式重塑成功與否關鍵在於以下幾點:①對自己充滿信心,認識到生活方式重塑可以阻斷糖尿病的發展。②生活方式重塑的具體措施,必需進行有關的健康檢查後由患者與醫生共同討論商定,方案必須適合個人和切實可行,在施行中還應根據情況變化不斷修正。③生活方式的重塑要持之以恆,同時經常與主管醫生取得聯系。④定期去醫院就診,定期隨訪體重指數(BMI)、空腹血糖及餐後2小時血糖以及其他相關指標,如血壓、血脂、心血管病等情況,並以此作為判斷生活方式重塑的效果、修改方案的依據。
在糖尿病前期的干預中,生活方式重塑是首選方式,只有當其效果不夠理想時,才考慮加用藥物干預。目前證實,對糖尿病前期者能起有效干預作用的藥物有三種:即腸道α-糖苷酶抑制劑(拜唐蘋)、雙胍類(二甲雙胍)及腸道脂肪酶抑制劑(賽尼可)。糖尿病前期者是否需要藥物干預及選擇何種藥物均應由醫生決定。
在糖尿病防治上,如果我們能對糖尿病前期者未雨綢缪,積極進行生活方式重塑,攔截其向糖尿病發展,那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養成規律生活習慣遠離糖尿病
糖尿病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疾病,糖尿病也是十分常見的,患發糖尿病的症狀特征是非常明顯的,給患者 |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診斷標准是什麼
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准,於2011年12月1日開始在全國實施。建議在孕早期檢查時靜脈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