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普遍存在以下現象:勞動(或運動)減少,快餐甜食增加,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加大,這些均是導致糖尿病等一系列代謝性疾病的根本原因,所謂“事業在爬坡,身體在滑坡”。然而,改變生活方式是最為困難的一件事。國內外的研究結果均證實,如果我們能夠改變當前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延緩糖耐量異常患者發展為糖尿病。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1)年齡≥40歲
(2)超重及肥胖:體重指數≥24kg/m2,或腰圍:男≥90cm、女≥80cm。
(3)有糖尿病家族史者(雙親或同胞中有糖尿病患者)。
(4)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有分娩巨大兒(≥4kg)者。
具有上述情況者稱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應該到醫院做一個能夠判斷是否有糖尿病的檢查糖耐量試驗。
為什麼胖人容易患糖尿病
肥胖者體內胰島素受體的數量減少,而且對胰島素的親和力降低,使得胰島素不能發揮正常的作用,我們稱胰島素抵抗。因此,在肥胖的狀況下,為了維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胰島素B細胞必須生產出更多的胰島素,長期的超負荷工作,導致胰島B細胞的功能受損,當有一天它不能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時,血糖就會升高,於是糖尿病就發生了。如果能夠減輕體重,胰島素就能夠發揮正常的作用,這樣就減輕了胰島的負擔,保護了胰島B細胞,也就從根本上阻止了糖尿病的發生。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肥胖
在這裡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下面是理想體重的計算公式,可以判斷自己的體重是屬於正常、超重(肥胖)或消瘦。
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如體重不高於或低於理想體重的10%,屬於正常范圍。如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10%,屬於超重,超過20%屬於肥胖。反之,如體重低於理想體重的10%為體重不足,如低於理想體重的20%為消瘦。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的發生不僅與體重有關,而且與脂肪的分布也有關。腹型肥胖者更容易發生糖尿病。腹型肥胖是指脂肪主要堆積在肚子上,腰粗和肚子大,四肢相對較細。
如何預防糖尿病
預防糖尿病建議采取以下幾點:
吃得少一點
很多糖尿病病友說:“大家都說這個病遺傳,我家從來沒有人得這個病,我咋會有呢?”這個病除了遺傳因素以外,更多的是由於長期飲食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導致的“富貴病”。因此,為了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應盡可能選擇低脂肪的食物,每日要有適量的糧食以及充足的水果和蔬菜。
運動多一點
經常活動的人要比不經常活動的人壽命長,患糖尿病的危險也要小得多。調查發現,一個星期看電視節目20個小時或更長時間的人,比一個星期只看1個小時或不到1小時的人,患上慢性糖尿病的可能性多了一倍。運動是糖尿病預防的基石之一。運動的原則是:因人而異,量力而為,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身體瘦一點
肥胖可以導致很多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毫無疑問,要想阻止糖尿病,必須努力保持正常的體重。
心情好一點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心理壓力大,長時間的郁悶是引起糖尿病的一個因素。當人處於緊張、焦慮、恐懼或受驚嚇等情緒時,交感神經興奮,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這些激素不僅抑制胰島素的分泌,而且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過:“……藥物中最好的就是愉快和歡笑。”所以應保持情緒穩定,樂觀豁達,不患得患失,避免大喜和盛怒。生活要有規律,保持生物鐘正常,不要做“夜貓子”。
最後,用衛生部部長陳竺的話告誡大家:“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消除危險因素,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預防80%的糖尿病。”
糖尿病人謹防骨質疏松
糖尿病發生骨質疏松的原因有: (1)我國人每日鈣的攝人量偏低,加之糖尿病人嚴格 |
|
糖尿病人須注意牙齒保護
嘴巴裡,牙龈最先受到傷害,接著就是牙齒掉落。安微尼亞山醫院的牙科醫生吳仕正說,嘴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