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主要病因為胰管阻塞、胰管內壓力驟然增高、和胰腺血液淋巴循環障礙等引起胰腺消化酶對其自身消化的一種急性炎症。急性出血壞死型約占2.4~12%,其病死率很高,達30~50%。急性胰腺炎誤診率高達60~90%。 據6月份出版的美國胃腸病學雜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報道的一項研究結果說,內鏡下逆行膽胰管造影術(ERCP)能發現大多數“特發性”復發胰腺炎的根本病因。
來自意大利米蘭大學的Testoni博士及其一個多中心小組的同事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研究。這項研究包括了40位原因不明的復發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經過24個月的觀察後,所有的病人都接受了診斷性的ERCP檢查。而在這24個月中,所有的病人都曾發作過至少2次胰腺炎。
在ERCP過程中,如果發現病人有解剖或功能上的異常,則先對其施行膽道或小乳頭括約肌切開術,如有必要還可施行主胰管引流術;繼而給予胰腺括約肌切開術。對其他病人,則給予長期的熊去氧膽酸(UDCA)治療。
研究人員報道說,對40例病人中的28例(比例為70%),ERCP發現了復發性胰腺炎可能的病因。在為期27到73個月的隨訪中,有效的治療性ERCP和UDCA口服治療證明,未能被察覺的膽石病和2型或3型Oddi括約肌功能失調是35例病人胰腺炎的致病因素(占40例被研究者的87.5%)。
基於以上發現,作者認為,事實上只有不到10%的病人合乎“特發性”的標准。
在研究結束時,Testoni博士的研究小組確定,經過至少27個月的隨訪,最後只有3位病人還患有胰腺炎(比例為7.5%)。膽道括約肌切開術治愈了將近80%的病人,而胰腺括約肌只在一小部分病人胰腺炎的發病和治療中起著主要的作用。
北卡羅萊納州Duke大學醫療中心的Baillie博士對上述研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項研究並沒有為特發性復發性胰腺炎建立一個新的診療標准,並且,其研究過程包含有對膽道小結石病特性和Oddi括約肌功能失調的假設,而這些假設正確與否還有待於進一步確證。
Baillie博士在這篇文章的評論中指出,盡管對膽道和胰腺括約肌的直接測壓還存在有缺點,但它仍然是“金標准”。他認為,放棄密爾沃基標准還為時過早,但他也呼吁召開一個研討會來對密爾沃基標准重新進行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