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一陣秋雨一陣寒。一場台風過後,即使是常年如夏的廣東也在早晚間有了涼意,氣溫下降自然更加明顯。臨床統計顯示: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節住院的比例是春夏季的2~3倍。因此,糖尿病專家提示,糖尿病患者可從現在開始做好三件事,以確保控制好血糖,防止並發症出現,安全度過這"多事之秋".
天氣變冷後,人們的飯量會增大,攝入的熱量也隨之增加,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所以,秋天要特別注意監測餐後血糖,平時只關注空腹血糖的患者更該如此。餐後血糖居高不下,還容易誘發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並發症。醫生建議:秋季飲食過多和過少都不妥當。秋季宜選擇水分較多以及一些生津潤燥、清熱通便、滋腎潤肺的果蔬,如苦瓜、黃瓜、莴筍、竹筍、菠菜、蘑菇、西紅柿等。盡量采用清蒸、清煮、清炖等烹調方式。
另外,秋季皮膚容易干燥脫皮,進而發生破損,如果對足部護理不當,會讓微小的創口迅速發展成糖尿病足。因此要積極控制好血糖並保護雙腳。醫生建議:每天用溫水洗腳,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水溫不超過40℃,防止燙傷雙腳;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5~10分鐘之間;洗後輕輕擦干,保持皮膚干爽。還可用潤滑乳液或營養霜來防止皮膚干燥、皲裂。經常檢查足部是否有皮膚裂傷、擦傷或水泡、紅腫、蚊蟲叮咬傷等,一旦發現足部潰瘍感染,馬上到內分泌科或糖尿病專科處理。
秋天早晚溫差大,容易發生感冒等疾病。免疫力本就不高的糖尿病患者更易發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婦科感染等。這些都會引起血糖升高,反過來也會加重感染。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高度警惕,尤其是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繼發感染後病情會加重,血糖易升高,甚至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節還要注意保暖,講究個人衛生和防護,避免交叉感染;平時要多鍛煉,適當吃點能增強免疫功能的東西,可增強抵抗力。如果發現感染,建議馬上到醫院就診,不要擅自用藥。
控制血壓,避免情緒過激
為什麼秋冬季會引發高血壓呢?城中衛生院院長戴一淵介紹,當氣溫下降時,隨著血管收縮,血壓往往會比夏季升高10mmHg~20mmHg.而另一方面,緊張的精神壓力也會引發血壓升高。戴一淵建議高血壓患者此時應保持心情舒暢,盡量避免緊張、焦慮、急躁等情緒波動。
"立秋以後,家人要加倍留意家中的老年人。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要及時就醫。"戴一淵說。資料顯示,高血壓的真正危害之處在於它會引起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的並發症,其中尤以合並有糖尿病的患者危害為最。對糖尿病合並高血壓人群,必須根據心血管危險性評估進行積極的干預和治療。這對預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並發症、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和提高生存質量、減少致殘率、延長患者壽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氣溫下降時,高血壓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如睡醒時不要立刻離開被子,夜晚如廁時穿著暖和。同時,高血壓病引發的心梗、中風常發生於夜間,所以病人應安排好自己的休息,晚上盡量不要赴酒宴,早上起床不要過快過早。生活習慣上,盡量避免長時間打麻將以及酗酒、吸煙。在早晚溫差大、風大且寒冷的時候,老年人患者最好暫停鍛煉,盡量不要出門,戶外鍛煉以午後日暖時為宜。在用藥方面也需謹慎。秋天氣溫轉涼,腦血管收縮,血壓隨之升高,此時應及時調整降壓藥的劑量和服藥時間。
除了防寒、運動、服藥外,高血壓患者還應做好飲食調養。秋冬日患者飲食上應遵循的原則有:限鹽,每日食鹽攝入量低於5克;控制熱量攝入,每頓吃八成飽即可;少吃動物脂肪;多吃新鮮綠色果蔬;增加鈣攝入。此外,高血壓患者在日常飲食中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適當增加大豆、大蒜、洋蔥、海帶、山楂、玉米、黑木耳、牛奶等具有輔助降壓、降脂功效食物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