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治療 >> 關於治療 >> 糖尿病治療,難在何處

糖尿病治療,難在何處

  劉志民教授,1976年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醫療系。現為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常務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內分泌專科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糖尿病康復協會主任委員、上海市糖尿病及內分泌病會診中心常務副主任、上海市減肥指導中心副組長。
  對甲狀腺疾病、糖尿病及並發症、減肥治療均有較深造詣。
  
  劉志民教授很健談,不時爽朗大笑,采訪他完全不用擔心會冷場。用“陽光”來形容已從醫30年的劉教授似乎並不恰當,但坐在他對面,聽他滿面笑容滔滔不絕,真的會感覺到陽光滿屋。
  
  糖尿病發病率逐年提高
  
  談到糖尿病的發病以及控制情況,這位“陽光”教授的臉上布滿凝重。
  近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高速發展,糖尿病的發病水平總體上不斷升高。以上海為例,上世紀八十年代糖尿病的患病率是0.86%,九十年代是3%左右,到了2005年,20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達到了10%,是個十分可觀的數字。
  相比如此高的患病率,糖尿病控制的達標率卻不容樂觀。在我國,糖化血紅蛋白達到6.5%就算達標。雖然在目前的患病人群中,很難准確計算達標率。但過去,在我國的普查中大概有25%~28%的達標率,最多只有30%。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八十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沒有達到<6.5%。
  “但我對糖尿病的控制前景還是有信心的。”劉教授說。目前,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情況很好,比如糖尿病康復協會、疾病控制中心、媒體、醫院等都做了很多工作,在各個社區開展教育工作,糖尿病的知曉率越來越高了,大家的重視程度也在提高。政府也開始重視農村的醫療問題,開展農村合作醫療,加大了農村的醫療投入。這些都為糖尿病及時正確的診治鋪平了道路。
  
  治療起來困難重重
  
  “糖尿病為什麼這麼難治?為什麼很多人遵照醫囑治療,還是會有並發症?”記者拋出了困擾已久的問題。劉教授略作思考,詳細解釋了原因,糖尿病難治療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幾點:
  發病情況復雜糖尿病本身等於一個綜合征,不是一種單純的病,發病原因很復雜,有的是胰島素抵抗,有的是胰島B細胞衰竭,還有的兩者同時存在。而且胰島素抵抗也不是只有一個原因。所以,每個糖尿病患者的情況不一樣。從遺傳基因角度講也不是單一基因在起作用,引起糖尿病的候選基因有上百個。這樣,勢必給診斷和治療帶來困難。
  治療起來不單純在糖尿病被確診的時候,出現了兩個“50%”——已經有50%的病人有並發症,已經有50%的病人胰島B細胞衰竭。因此在第一次診斷的時候,很多病人已經不是單純的血糖問題了,已經可能有心血管、腦血管、腎、神經、視網膜等器官和系統的損傷。
  治療方案難以做到個體化正因為糖尿病發病的原因多樣以及治療起來很復雜,因此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有不同。比如同樣一個治療方案,對有些病人有效,對有些病人無效,有些病人非常敏感,會產生低血糖,有些病人的血糖卻怎麼也壓不下來,用兩三個藥都不行。這就需要治療方案的個體化,每個病人都需要有一套完全針對他自己的治療體系,目前的醫療現狀很難做到這一點。
  對胰島素誤會重重病人用口服藥控制血糖效果不佳時,應該早期使用胰島素,但很多病人卻不肯這樣做。這主要是病人的認識問題,很多人怕打胰島素,認為一打胰島素就說明病很重,會產生依賴性,會成瘾,往往延誤了胰島素的使用。
  從2004年開始,國際上有個專家共識,血糖控制半年必須達標。也就是糖尿病看了半年,糖化血紅蛋白要達到<6.5%。如果沒達標就要調整治療方案。一些原來用藥物控制的病人,就要盡快使用胰島素。
  脆性糖尿病患者有一些病人屬於脆性糖尿病,對口服藥物和胰島素特別敏感。打胰島素,多打一個單位,血糖就低了,少打一個單位,血糖就高了,血糖特別難控制。這樣的病人就比較棘手,最好使用胰島素泵。但弊端是花費高,一個胰島素泵要5~7萬元人民幣,而且要自費不能報銷。有些人可能經濟上承受不了。
  以上種種因素造成了糖尿病治療上的困難。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