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EGMN)——據外周血管外科學會年會上公布的一項回顧性分析,在對嚴重肢體缺血(CLI)的糖尿病患者進行初次治療時,采用血管內治療和開放性動脈搭橋手術均產生了顯著且相近的血液動力學效應。在這項研究中,亞利桑那大學南亞利桑那州保肢聯盟(SALSA)的Luke Zhan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85例連續患者[均存在靜息痛和(或)潰瘍或壞疽]在接受血運重建術後的早期血液動力學反應,還測量了患者術前和接受血運重建術後6周內的踝臂指數(ABI)和足趾血壓。分別有28例和57例患者接受了搭橋手術(31次)和血管內干預治療(78次)。
結果顯示,開放搭橋手術組患者的ABI均值由術前的0.54增高到了術後的0.80(平均增加0.54;P<0.005);血管內治療組患者的ABI均值由治療前的0.52提高到了治療後的0.79(平均增加0.36;P<0.0001)。開放搭橋手術組患者在手術前後的足趾血壓分別為25.4 mmHg和52.3 mmHg(平均增高35.7 mmHg;P<0.002),血管內治療組患者在治療前後的足趾血壓分別為35.5 mmHg和63.2 mmHg(平均增高31.7 mmHg;P<0.0001)。
Luke Zhan博士表示,與開放性搭橋手術相比,血管腔內修補術雖然在遠期療效方面並不理想,但初次治療產生的血液動力學療效方面並無劣勢。
既往曾有觀點認為血管內治療的血液動力學療效不如開放性搭橋手術,但本研究所得出的結果對此提出了質疑。盡管血管內治療已經成為下肢外周動脈疾病(PAD)和CLI患者進行初次治療的備選方案之一,但開放性搭橋手術仍舊是發生CLI的糖尿病患者的標准治療方案(既往數項研究提示,罹患糖尿病會削弱血管內治療的效果)。對此,作者質疑稱,盡管已有報道顯示對發生CLI的糖尿病患者進行腔內修復術的長期療效不佳,但支持將開放性搭橋手術作為標准治療方案的證據同樣十分稀少。
本研究中,開放搭橋手術組和血管內治療組患者在多項特征上均相似:如年齡≥70歲的患者比例、男性患者的比例、Rutherford分級為5級或6級的患者比例等。此外,兩組患者在高血壓、血脂異常、吸煙狀況或合並疾病情況(如腎功能不全或冠心病)等多項指標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於回顧性研究涉及和可能存在選擇偏倚(選擇進行開放性搭橋手術的患者往往患有更為嚴重的缺血性疾病),但兩組患者在患病風險因素、合並疾病情況和術前血液動力學參數方面都十分相近。
會議特邀評論員Mark Conrad博士提問:有多少例患者因為無法測量ABI(當存在血管收縮功能不良時)而被研究排除在外?是否有患者在血管內治療失敗後才轉而接受開放性搭橋手術?接受血管內治療的患者是否存在血管腔受損的情況?Zhan博士回答稱,在研究剛啟動時有300多例糖尿病患者達到了CLI的診斷標准,但其中許多患者因為缺乏完整的血液動力學資料(因動脈中層鈣化或缺乏術前或術後測量資料)而被研究排除在外;約有20%~25%的患者在血管內治療失敗後轉入了開放性搭橋手術組;開放性搭橋手術的納入標准包括:泛大西洋協作組(TASC) CLI分級D級,存在足潰瘍/壞疽,有可供移植的血管,患者的預期壽命、共病情況和臨床表現也被納入綜合考慮。作者還表示,選擇偏倚是無法徹底避免的。
Conrad博士還質疑為何要將主髂動脈閉塞患者也納入研究,以及此類患者在這兩種治療模式下的潰瘍愈合時間是否存在差異。Zhan博士表示,糖尿病患者原本就有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所以不應將主髂動脈閉塞患者排除在外,此外,在患者腹股溝前壁進行的初次治療可能已經足夠促使潰瘍愈合。潰瘍愈合時間的相關數據目前仍在分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