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糖就要行動起來
李阿姨患有糖尿病,在醫生勸告她要經常運動後,每天李阿姨都堅持晨練,散散步、爬爬山,即使是活動一下手腳都覺得今天的血糖狀況比較好。一有刮風下大雨,李阿姨就有點擔心,因為他有深刻體會,一天不鍛煉,血糖就會升高。
醫生說,運動對血糖的控制作用明顯,很多糖尿病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一旦運動,這一天會舒服很多,血糖也會下降。這是因為有氧運動可以增強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這就有助於提高人體自身控制血糖的能力。
糖尿病運動散步不可少
在眾多運動中,醫生認為,散步對糖尿病人最為有利,這也是非常容易進行的運動,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以簡單做到,劇烈運動則萬萬不可。在所有環境中,大自然環境對散步最好,因大自然中有豐富氧氣,且不像室內空氣較難流通。
若遇上陰雨天,也不應停止運動,散步則可在室內或有遮蓋的室外進行。此外,踢毽子、打乒乓球、爬山和騎單車都可以選擇性地進行,年紀較輕的還可以游泳,都對糖尿病的治療很有幫助。
何時運動最適宜
運動應選擇在餐後1~2小時進行,因此時血糖為高峰期,運動有助於血糖迅速轉化。運動方式有多種,可根據各人的病情、體力、愛好、場地和氣候條件而決定。有條件者應選擇中(輕)度的全身性運動,如登高和球類等,以調動整個機體和全身各器官組織經受鍛煉,提高適應和應激能力。大運動量的肌肉活動能加快對肌糖元的利用,減少對胰島素的消耗量。
對付糖尿病為何不能少了運動
運動的益處
運動可使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高,促進全身組織比靜息時更多地利用血糖,從總體上降低血糖。運動可加速脂肪代謝,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有利於減輕體重,預防糖尿病的心腦血管並發症(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運動能增強全身機體各器官尤其是心腦肝腎肺的免疫防病功能,抵御糖尿病對各器官的侵犯;還可使機體產生免疫球蛋白和多種抗體,提高機體應激適應能力,改善全身代謝。
運動療法注意事項
▲開始時應做些准備活動,切忌操之過急。
▲不要空腹運動,以免出現低血糖休克,早鍛煉前應喝一杯牛奶或吃幾塊餅干。
▲隨身帶些糖果糕點,運動中若出現饑餓感、心悸乏力和頭暈出汗等低血糖前兆,立即補充能量。
▲避免在四肢部位注射胰島素,因四肢運動會加速胰島素進入血液,加速細胞對血糖的吸收利用,導致低血糖反應。
▲運動應定時、定量,因糖尿病病人胰島素缺乏,不能如常人那樣隨生活中各種情況引起的血糖變化而相應地調節胰島素的分泌,故生活、飲食、用藥和運動等,都應定時定量,使自己時刻處於平衡狀態之中。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