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困惑?
“血糖怎麼又升高了,是否沒有運動;你總是不聽話,告訴你要運動,你是怎樣做的?光靠藥來控制糖尿病的病情是困難的,必須采取綜合治療;“五駕馬車”中的飲食、運動治療是基礎,回去要加強運動,要和醫生好好的配合”,醫生邊開藥方,邊對病人講。其實病人很委屈,病人確實是運動了,而且每天要花2~3小時到公園去散步,醫生說我不運動,真是太冤枉了。筆者還遇到這樣一位患者,女性,52歲,體檢發現血糖升高,診斷為糖尿病。心裡很緊張,得知運動可使血糖降低,而本人喜歡跳舞,於是在公園連續跳舞3個多小時,跳得滿身是汗,直至最後實在沒有力氣才離開。回到家累得什麼都不願意做,只想在床上休息,心想這樣血糖一定會降低,專家說的運動降低血糖治療糖尿病。自己滿懷信心的去監測血糖,結果發現血糖升高,她急得不知所措,趕快去看醫生。
盲區:運動治療“劑量”概念分析上述兩種情況,結論是運動治療缺乏“劑量”的概念。公園去散步,游玩,運動量太低,大部分肌肉群都沒有活動,能量消耗量很小,起不到降低血糖作用。只有在肌肉活動時,肌肉細胞攝取葡萄糖的能力增強促進細胞對糖的攝取和利用,才能使血糖降低。運動量過低,運動所產生的療效,如運動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改善胰島素抵抗;運動可改善心肺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減少體內脂肪堆積,降低體重;減少並發症等就無法實現。然而,高強度運動會加強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增高,同時使過氧化脂質分泌增加,氧化應激程度加重,加重並發症。後一個例子是典型的急性大強度運動,運動量過大,體力消耗過多,在她感到沒有力氣的時候,大腦司令部不得不下命令,命令肝髒趕快釋放肝糖原到血液中,命令升糖激素趕快分泌。因而該患者大吃一驚,運動血糖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升高。
因此,在此告誡廣大患者朋友,運動治療要有“劑量”的概念。 如同藥物一樣,該吃1片的不要吃2片,這就是“劑量”。運動量大小與您自己的身高,體重,年齡,性別都有關系。 糖尿病人運動量達到多少可對糖尿病有治療效果,一般來說,運動量達到患者本人總能量消耗的20%就可以了。 如身高170厘米的患者每天的總能量消耗應為1950卡,患者的運動量應為1950卡 × 20% = 390 卡。
運動要有個量化運動個量化,打個比方如消耗一個運動單位90千卡的熱量,不同的勞動所需要的時間是不同的。家務勞動你擦地、擦桌子,時髦的活動你去溜狗是最輕的活動,要大於半小時才能消耗90千卡的熱量;打太極拳、做體操等30分鐘消耗90千卡;慢跑、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繩,此時的運動量20分鐘能消耗90千卡;大運動量,如百米賽跑等5分鐘可消耗就能消耗90千卡。但大運動量競技比賽活動項目不是糖尿病患者選擇的活動項目。糖尿病患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合適的運動項目。
如上述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消耗390 卡的熱量。如果選擇慢跑活動每天活動60~80分鐘,分早晚兩次就滿足要求了。
“有效運動心率”——量化運動治療指標
量化運動治療還應掌握一個指標“有效運動心率”。
糖尿病患者運動時的心率保持在“有效運動心率”范圍內(最高心率的60%~85%的范圍之內);或運動達到最大耗氧量的60%(見附表),相當於中等運動強度,只有運動時達到該運動強度,才能達到對肌肉合適的刺激強度,使肌肉活動旺盛,糖代謝活躍,糖向細胞內轉移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起到降糖作用。有效運動心率簡便的計算方法是170減去年齡。如患者50歲,有效運動心率應是170減50,那麼運動以後他的心跳是120次。運動鍛煉時間持續30分鐘以上,早晚各一次,並每周運動鍛煉不少於3天,而且要常年堅持才有效。如運動間歇超過3~4天,運動的效果及蓄積作用將減小,難以產生療效,對輔助治療糖尿病效果甚微,因此運動鍛煉不應間斷太長。要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果,每周進行3~5天運動鍛煉是較為適宜的,如身體條件較好,運動後又不疲勞,可堅持每天運動,每周鍛煉3次、每次半小時,可減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量。該運動量可使胰島素敏感性提高30%。
運動強度與運動量指標運動後心率的變化直接反映人體的耐受能力,主要是比較靜息脈和運動後脈率的變化差值,可以用心率指數表示: 心率指數=(運動時最高心率-平靜時心率)/平靜時心率,可以將運動強度分為四個等級:極輕度:心率指數20~40,自我感覺輕松。
輕度: 心率指數41~60,自我感覺有點疲倦。
中等強度:心率指數61~80,自我感覺疲勞。
強度:心率指數>80,自我感覺相當吃力。
總的評估可以參考下述指標運動量適宜:有微汗, 輕松愉快,稍感乏力,休息後可消失, 次日體力充沛。
夏天 游泳有益糖尿病人
運動作為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是糖友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烈日炎炎的盛夏的 |
|
糖尿病患者春季理想運動方式
糖尿病的運動療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散步、做操、跑步、爬山等。其中爬山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