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糖尿病講病理,論治療,中西醫素來有不同的角度。西醫認為是胰島素接收器出問題所致,而中醫則把它分成上消、中消、下消三個輕重不同的階段。
上消:多飲而渴不止,病情仍算輕微。
中消:消谷善饑。傷及內髒。
下消:口渴、小便如膏。病情已趨嚴重。
其實,消渴症(即今之糖尿病)一詞,早在《皇帝內經》中已有記載,唐代名醫孫思邈更直指,若能控制飲食,則此病有救矣。不過,病屆晚期,則心血管系統、循環系統皆受其影響。並發症層出不窮,包括:視力下降、視網膜出血。血管通透性和彈力下降,以致高血壓和中風危機提高。滲透壓改變,令腎髒受損發炎,嚴重者可致腎衰竭。免疫能力下降,容易感染。血液循環和供氧下挫,以致肢端營養不足、容易潰爛、傷口難愈合。情況再嚴重,可出現壞疽而須截肢的悲劇結局。
一句話,若果護理失當,糖尿病人後期生活極之痛苦。
總結:這位年輕患者已屬嚴重,針對他的情況,我制定了一套治療方案,幫助他養陰清熱、健脾固腎、補氣活血。個多月後,他不再感到那麽疲倦,面上的灰黑之氣也漸退掉。昔日因夜尿頻密而睡眠不足,出現肝熱口苦的現象,已逐漸消失。西藥方面,很慶幸,也在調低,打胰島素針之險,應可避過。
治療三步曲
中醫所雲的消渴症可分為上、中、下三消,即病情的輕度、中度、嚴重,或者早期、中期、晚期。每期的治療重點都不大相同。
早期:病在外層
一要戒口:肥甘美食、煙酒、煎炸辛辣食物等,以致可能刺激陽火的食物,通通敬謝不敏。即使一般人認為正氣的谷麥,也要限量進食。
二要養陰清熱:用玄參、生地、石斛、花粉、地骨皮、粟米須、玉竹、石膏等藥。目的是要消減口乾口渴,並且緩解糖尿。上述藥物除石膏一味以外,全都對血糖有不同程度的緩解效用。
中期:病及內髒人漸消瘦,常常肚子餓,食量大但不長肉。因為病魔已傷及脾胃,影響吸收。
一要養陰清熱:用藥同上。
二要健脾:多用白術、雲苓、蒼術、川連等健脾化濕之藥,鞏固脾胃機能。
晚期:形神俱疲,小便多而混濁。體內熱盛,睡不安寧。
一要補氣補血:用黃耆、人參(石柱參或高麗參)。一則改善血紅蛋白缺乏,二則抑制血糖,三可調整血壓水平,四可增強腎髒功能。
二要固腎滋補:多用杞子、五味子、覆盆子、女貞子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