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血糖
糖基化血紅蛋白(HbA1c)應盡量控制在7.0%以下。嚴格控制血糖可部分改善異常的腎血流動力學;至少在1型糖尿病可以延緩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現;減少已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轉變為明顯臨床蛋白尿。 2、控制血壓 糖尿病腎病中高血壓不僅常見,同時是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生和發展重要因素。降壓藥物首選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該類藥物具有改善腎內血流動力學、減少尿蛋白排出,抑制系膜細胞、成纖維細胞和巨噬細胞活性,改善濾過膜通透性等藥理作用。即使全身血壓正常的情況下也可產生腎髒保護功能,且不依賴於降壓後血流動力學的改善。ACEI的副作用主要有高鉀血症、腎功能減退和干咳等。降壓的靶目標在伴有蛋白尿者血壓為130/80mmHg。β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因其潛在的糖脂代謝紊亂作用不主張納入一線用藥,除非合並心動過速或明顯水腫。鈣通道阻滯劑(CCB)在糖尿病腎病病人中的腎髒保護功能尚不明確,但地爾硫卓類的作用似乎優於雙氫吡啶類,後者不推薦單獨用於糖尿病腎病病人。 3、飲食療法 高蛋白飲食加重腎小球高灌注、高濾過,因此主張以優質蛋白為原則。蛋白質攝入應以高生物效價的動物蛋白為主,早期即應限制蛋白質攝入量至0.8g/(kg·d),對已有大量蛋白尿和腎衰竭的病人可降低至0.6g/(kg·d)。中晚期腎功能損傷病人,宜補充α-酮酸。另外,有人建議以魚、雞肉等部分代替紅肉類(如牛肉、羊肉、豬肉),並加用多不飽和脂肪酸。此外也不必過分限制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的攝入。 4、終末期腎髒病的替代治療 進入終末期腎衰竭者可行腎髒替代治療,但其預後較非糖尿病者為差。糖尿病腎病病人本身的糖尿病並發症多見,尿毒症症狀出現較早,應適當放寬腎髒替代治療的指征。一般內生肌酐清除率降至10~15ml/min或伴有明顯胃腸道症狀、高血壓和心力衰竭不易控制者即可進入維持性透析。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的長期生存率相近,前者利於血糖控制、透析充分性較好,但動靜脈內瘘難建立,透析過程中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後者常選用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CAPD),其優點在於短期內利於保護殘存腎功能,因不必應用抗凝劑故在已有心腦血管意外的病人也可施行,但以葡萄糖作為滲透溶質使病人的血糖水平難以控制。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得了糖尿病定期查眼睛
一般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均常規要求作眼科檢查,有些患者對此十分不理解。為什麼得的是內分泌疾病 |
|
糖尿病患者科學的治療護理措施
一、情緒控制 讓糖尿病患者通過學習,增加自己對糖尿病知識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