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尿多或是腎髒病變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生腎功能減退的原因有多種,包括糖尿病代謝障礙、血液高滲、微血管損傷等。

高糖狀態下,腎小球處於高灌注、高濾過狀態,毛細血管壁壓力增高,易使腎小球上皮細胞脫落、蛋白濾過增加,從而促進基質增生,造成腎小球硬化。因此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腎病的發展。研究表明,腎髒發生組織學病變之前,就可以出現功能上的變化。因此,在糖友出現浮腫、貧血、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等糖尿病腎病典型症狀之前,就可出現夜間尿多尿頻,尿滲透壓、比重降低等現象。
減輕尿頻有方法
糖友突然尿多時,可以檢查禁水12小時的尿滲透壓、尿比重和尿糖等,尿中蛋白含量也可作為參考。對於任何一種糖尿病並發症,首要任務都是要控制血糖。而尿多的糖友還要注意血脂和血壓值不能過高,必要時需進行擴血管治療。
不過,控糖並不是預防糖尿病並發症的“萬能鑰匙”。要想盡可能緩解尿頻,糖友需要做到:

1、檢查正在服用的藥物。利尿劑、鎮靜劑、抗組胺藥物等會加重膀胱的負擔,建議可以與醫生商討對藥物或劑量進行調整。
2、減肥。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的女性如果能減輕10%的體重,尿失禁的發作次數會明顯減少,因為減輕體重能降低腹部和骨盆所承受的壓力,避免尿液滲漏。
3、調整飲水時間。為了減少晚上的起夜次數,糖友最好在晚飯後減少飲水量,更不要喝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4、鍛煉。積極鍛煉不僅有助於保持健康的體重,還能增強核心肌肉群力量的鍛煉能增加骨盆底肌肉的力量,以更好地控制膀胱。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