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病因 >> 聶文濤:糖尿病理論九個創新

聶文濤:糖尿病理論九個創新

  2010年7月14日,是很多熱愛中醫的人們難忘的日子。美通社、路透社等全球關注的媒體報導了中醫聶文濤的糖尿病技術和效果。聶文濤是糖尿病研究長期受到關注。仔細研究聶文濤糖尿病康復網,還有聶文濤的《馴服血糖》、《食物訓練與糖尿病康復》、《糖尿病行為醫學技術指南》等著作,就會發現其研究具有理論體系完整、知識豐富、經驗確實的特征。可以從九個方面看聶文濤的糖尿病理論創新。

  第一,並發症是病因的放大

  聶文濤在成功治愈糖尿病腎病、眼病、糖尿病足的過程中,發現了患者血糖走向平穩的現象,並把這樣的系統技術用於並發症不顯著的患者身上仍然取效。這種意外的結果,讓他確信了自己的推斷:多數糖尿病並發症是病因的放大,並不是高血糖的結果。他應用代謝干預技術(桑黃子片)的目的,就是為了解除病因。

  聶文濤解釋說,代謝功能改變影響了血氣質量,導致微血管和神經病變。微血管和神經病變的早期未達到診斷標准的時候,已經影響到了人體物質代謝水平,有一些人因此出現了血糖升高。但是,無論血糖是否升高,微血管和神經病變的結果都將進一步發展到符合診斷標准的程度,使患者出現末梢神經炎、壞疽、腎病、眼病甚至心腦血管疾病。應用代謝干預技術後,病因解除,人體恢復疾病的能力就會顯現出來。

  2008年ACCORD、2009年NICEsugar等都支持了聶文濤的理論。這些研究結果表明,把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在健康人的水平導致死亡率明顯增加。從這些實驗可以看出,高血糖並非導致並發症死亡的真正原因。

  第二,血糖性質區分

  聶文濤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發現,有的患者空腹血糖一降到8.5mmol/L左右,就會出現虛汗、心慌等典型低血糖症狀。而另一些患者的空腹血糖高居17、18mmol/L,卻沒有不適的感覺。更讓聶文濤醫生陷入深思的是,這種現象也經常出現在一個患者身上:很多次空腹血糖在8.5mmol/L以上的時候一切正常,而竟然會出現空腹血糖5.7mmol/L也伴隨酮症和體力問題。

  聶文濤意識到,根本就沒有一個確定的血糖指標能夠全部適應每次血糖升高。一刀切的做法會使患者在這次受到保護、下次受到傷害。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過於頻繁的發生,就必須設計一個更合理的指標體系。於是,他通過對高血糖性質的區分,來評價每次血糖升高的性質,決定血糖控制方案。這就是血糖性質區分量表。

  血糖性質區分量表是所有醫生、患者都能理解的正確工具。它的應用障礙僅在於,血糖性質區分量表將會影響到很多醫生的經濟利益,因此尚未被廣泛推廣。

  第三,谷物保護曲線

  1996年,聶文濤注意到很多糖尿病患者渴望米飯的現象。他從《名醫別錄》以下一千七百多年的中醫本草文獻中看到了大量谷物止消渴的記載。尤其是清代名醫陳士铎在《辯證冰鑒》中說道:“得食則渴止,饑則渴尤甚”。聶文濤意識到,當時中醫界采用西醫控制庫務的做法是錯誤的。聶文濤在第一次拜師對答中就向王耀廷教授提出了這一疑問,並得到了“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准”的肯定答復。

  2007年,聶文濤在《食物訓練與糖尿病康復》一書中明確主觀指標在進食量控制上的意義。他提出糖尿病患者應采用“飯吃八分飽”的健康人進食標准。2008年初,聶文濤醫生更通過57例患者的觀察,發現了血糖的谷物保護曲線。這一切,結束了Rollo以來200多年恐懼谷物的歷史。

  2009年11月,德國拜爾公司在中國發起健康主食教育,提出糖尿病患者應保證每天不少於400克的主食供應。眾多糖尿病專家紛紛支持。很多支持聶文濤的中醫馬上指出這一知識的真正來源。聶文濤則對這些公司、專家表現出無限感激:“初聞泣淚滿衣裳”;“今天的糖尿病患者、今後無數代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免受谷物不足的傷害。”

  第四,雙高綜合症

  聶文濤很早就注意到胰島素不敏感是因為該激素在生理活動中所處的地位決定的。他甚至用“局長說話不好用,可能是因為與市長指示抵牾有關”來說明。這是來自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的思維方式。聶文濤因此尋求合作,希望通過醫學檢驗來證實他的分析。他得到的友好答復都是:您的分析肯定有道理,但是想法過於前衛而不能獲得國家科研立項。不能獲得國家科研立項的研究,對大醫院的醫生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2004年,聶文濤提出過這一問題。2007年,在《食物訓練與糖尿病康復》一書中,聶文濤再次明確了這一理論:“如果非要用激素說明,那就是胰高糖素帶動了胰島素分泌”。雙糕綜合症的理論意義在於,從激素角度說明了避免消耗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而不是增加合成。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