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基本常識 >> 肝脂肪含量10%: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風險倍增

肝脂肪含量10%: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風險倍增

  

         非酒精性脂肪肝專指那些沒有各種病毒性肝炎,沒有大量飲酒史,沒有服用過引起肝髒損傷的藥物,也沒有其他明確病因的脂肪性肝病。平時公眾常說的脂肪肝,指的就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近年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在上海等大城市,患病率已高達15%。
  肝脂肪含量>10%: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風險倍增
  研究發現,脂肪肝常與2型糖尿病、高血壓、脂代謝紊亂密切伴隨。國外研究報道,無糖尿病病史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糖耐量試驗結果顯示,44%存在糖代謝異常,其中約33%為新診斷的糖尿病。我院課題組研究發現:在無糖尿病病史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中,糖代謝異常者高達50%,其中35.5%為糖尿病前期,14.5%為新診斷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達80%,除糖代謝異常外,脂肪肝患者將來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如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的概率也明顯高於沒有脂肪肝的人群。我科的研究發現,當肝髒脂肪含量大於10%時,胰島素抵抗加重,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開始受損,血糖開始升高。因此,從改善代謝、預防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的角度出發,脂肪肝患者應當把肝髒脂肪含量控制在10%以下。
  測定肝髒臘肪含量:普通超聲、CT、磁共振均“不給力”
  目前常用的診斷脂肪肝的方法包括:B超、CT、磁共振、肝髒穿刺病理學診斷等。其中,肝髒穿刺病理學診斷最精確,但該檢查有一定的創傷性,不適用於大樣本普查和檢測。B超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測方法,但只有當肝脂肪含量達到20%~30%時才能被檢測出來,輕度脂肪肝患者往往容易被漏診,不利於脂肪肝的早期診斷。同時,B超只能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脂肪肝,或者粗略判斷脂肪肝的輕重程度,無法精確判斷肝髒的脂肪含量,也無法判斷治療後肝髒脂肪到底減了多少。CT、磁共振與B超類似,也無法對肝髒脂肪進行精確定量。
  超聲定量:適宜普及的肝脂肪定量新技術
  近年來,一種新的脂肪肝診斷技術——質子磁共振波譜(MRS)被用於測定肝髒的脂肪含量,其檢查結果與肝髒穿刺病理學檢查判斷的肝髒脂肪含量有很好的相關性,不僅可以檢測患者有無脂肪肝,還可以明確脂肪肝的程度、判斷治療後脂肪肝是否好轉或治愈等,被稱作無創肝脂肪測定的“金標准”。不過,該檢查費用相對較貴,技術要求也較高,在基層醫院和脂肪肝普查工作中難以實施。我院課題組從2009年開始探索簡易、准確的脂肪肝定量新方法。目前,我科已成功掌握了超聲定量脂肪肝的新技術。該技術利用普通B超檢測的原理建立數學模型,能准確測定肝髒的脂肪含量,價格相對低廉,對設備和技術的要求也不高,適宜推廣和普及。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