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導致心、腦、腎、眼、神經等多器官損害。因此,在確診糖尿病以後,還應進一步全面檢查,明確是否合並高血壓、血脂紊亂、肥胖以及其他代謝紊亂。只有徹底了解這些問題,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針對性治療。
診斷為糖尿病後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①全天血糖檢查:包括空腹、三餐前、三餐後2小時、睡前及凌展3:00血糖,這對了解患者全天血糖的變化規律、指導臨床用藥具有重要意義。
②糖化血紅蛋白:隨機血糖檢查受各種偶然因素影響比較大,而糖化血紅蛋白則不受其影響,它能客觀;隹確地反映近2~3個月內的總體血糖水平,另外,它還是預測糖尿病慢性並發症風險的一項重要指標。
③胰島功能檢查: 目的是了解患者胰島B細胞的分泌功能以及是否存在胰島素抵抗及高胰島素血症,從而指導臨床用藥。
④血脂及血黏度:患者往往同時合並脂代謝紊亂及高血液黏稠度,這些都屬於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與糖尿病的心腦血管並發症直接相關,因此,應當及早檢查、及早發現、早期干預。
⑤血壓:大約半數患者合並有高血壓,糖尿病合並高血壓比單純高血壓預後要嚴重得多。因此,對患者的血壓控制要更加嚴格,一般要求控制在1 30屆0 m m Hg以下,對已出現蛋白尿者,要求血壓控制在1 25/75 m m H g以下。
⑥肝腎功能檢查:因為藥物都必須經肝、腎代謝,所有的毒副作用都會對肝腎功能有影響。如腎功能異常,磺脲類藥物要選擇格列喹酮(糖適平),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要選擇苯那普利(洛汀新)、福辛普利(蒙諾)等雙通道的藥物(雙通道的藥物是指可同時經肝、腎排洩的藥物,對腎功能影響相對比較小)。如果肝功能明顯異常,應禁用雙胍類及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增敏劑,最好改用胰島素治療。
⑦眼科檢查:了解有無視網膜病變及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往往沒有症狀,晚期則沒有良好的控制方法。部分患者有可能需要行玻璃體切割手術。所以,患者初診時就應做眼科檢查,以後每年復查,對比觀察病情有無發展,絕不能等到眼睛看不清楚時才去查眼底。
⑧神經科檢查:通過神經肌電圖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周圍神經病變;還應做自主神經方面的相關檢查。
⑨其他特殊檢查:主要包括心電圖、心髒彩超(了解有無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是否需要給予抗凝、擴張冠狀動脈等藥物治療)、下肢血管超聲及造影(了解是否有下肢動脈硬化、斑塊或狹窄)、胸部×線片(明確是否同時合並肺部感染或肺結核)、骨密度檢查(了解有無骨質疏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