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類型 >> 1型糖尿病 >>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與血糖控制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與血糖控制

  

  即使是健康的孩子,在12~18歲青春期年齡段,逆反心理也讓父母頭疼,而這個年齡的糖尿病孩子,心理更是歷經數不清的困惑、磨難,甚至是不願配合日常的血糖控制,讓非常爸媽們心在流淚、滴血,不知怎麼做能讓孩子珍愛生命,快樂成長。我感到很幸運,女兒婷子一直和我相依相伴、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成長的歲月更多的是幸福、快樂。
  很多媽媽會問:“我的孩子生病後,不讓測血糖怎麼辦?不好好吃飯,總偷偷買零食,造成血糖劇烈波動怎麼辦?”我想說這些不僅僅是糖尿病控制水平的問題,而是孩子性格塑造的問題,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為重要。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正確對待身體的疾病,正確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以及對人生的態度。婷子十歲半生病,現在十五歲了,是個初中三年級的學生,她的性格天生樂觀,加上我為她營造寬松、愉快的生活氣氛和環境,現在已經長大成為性格開朗的陽光女孩。
  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塑造出來的,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媽媽就開始了對孩子性格的培養。天下的媽媽都一樣的愛自己的孩子,正確的愛和錯誤的愛結果絕然不同。正確的愛讓孩子長大後成為樂觀、堅強、自信、有能力的人,錯誤的愛讓孩子越來越自私、懦弱、無能,在困難面前總是退縮、躲避、抱怨,沒有任何處理問題、解決困難的能力,甚至在絕望中選擇滅亡。生活中很多成人就是後者,就是因為青少年時期沒有養成良好的品格,讓身邊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女兒十四個月才蹒跚學步,不小心會摔倒在地,我不會抱她起來,更不會假裝責打拌倒她的物品,而是鼓勵她自己站起來,並指出是她自己不小心摔倒,不怪別人,要站穩、走穩每一步。以後她做任何事出錯後,都會尋找自身原因,不會怨天尤人,把責任推給別人。有一次女兒哭鬧要買雪糕吃時,我會用平和的語氣告訴她:“哭不能達到任何目的,只會讓結果更糟,想要什麼,向媽媽有禮貌地提出,且注意語音清楚、語氣平和、語速適中。”剛開始女兒聽不懂,我就會多說幾次,強調好好說話可以有商量,哭鬧沒有余地,我除了讓她盡情哭,不會理她,也不會達到她的任何目的,終於她走到我身邊,掛著淚珠,清楚地說:“媽媽,我想買雪糕吃,可以嗎?”不是態度好,就可以有求必應,有的時候是剛吃過,不可以再吃,讓女兒知道有些事是不可以做的,而有些事是必須要做好的,特別是遇到困難,一定不要哭,哭只會耽誤時間,浪費精力,解決不了問題;要開動腦筋,想辦法並身體力行地做好,最終解決問題。
  因為沒有人幫我照顧女兒,女兒兩周歲,不得不上幼兒園了,是我單位附近的私人幼兒園。入園的第一天,我看到寶寶們都在哭鬧,不讓爸爸媽媽離開,把自己放在陌生的環境裡,我女兒睜著黑亮的大眼睛看著比她大的寶寶哇哇大哭,她勸著:“為什麼哭啊,我們一起去玩吧。”老師覺得婷子很懂事,一點也不象兩歲的寶寶,我放心地上班走了,等下班後去接女兒,發現還有幾個寶寶在哭,太厲害的個性了。說起幼兒園,女兒從2歲上到7歲,冬天白天短,下午下班的時候,天完全黑了,所有的老師和寶寶都回家了,只有婷子一個人在門口的傳達室老爺爺那兒,我去接她,心情是焦急和內疚的,甚至是淚流滿面地對女兒忏悔:“婷子,媽媽對不起你,接你太遲了,你恨媽媽嗎?”女兒抱著我安慰我:“媽媽,你不是不想來接我,是沒有下班,媽媽太辛苦了。”我真是止不住地哭出聲音,緊緊地抱住女兒,女兒擦干我的眼淚繼續安慰我:“媽媽不哭,婷子聽媽媽的話,一點也不著急。”
  有的媽媽問:“孩子不聽我的話,我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當我是朋友,能夠聽進我的勸告?”從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從沒有小瞧過女兒,從不覺得女兒是無知、低智,相反我覺得女兒的每一言每一笑都有可愛、純真、深長的意味。從女兒身上,我一直是得到快樂、滿足,甚至很佩服,不知不覺中女兒的自信、聰明與日俱增。五歲時暑假的一天,她爸爸是中學老師正好放假,單位有事,爸爸就帶上她,單位裡老師很多,在填寫表格准備評職稱,不知什麼時候爸爸丟下了她的手。等到忙完後才發覺女兒不見了,樓上樓下滿院尋找也找不到女兒,又急又怕,去車棚裡准備騎車去單位外面找,驚喜地看到女兒靜靜地站在自己的自行車旁,抱起女兒說:“爸爸不好,把你丟下了,你怎麼在這兒?”女兒說:“爸爸你走的好快,我跟不上,然後看不到你了,我問了好多叔叔你在哪兒,還是找不到,我就來這兒找你的車,看到車在,想到你會來推車,一定會等到爸爸。”
  十歲半,女兒生病,縣醫院誤診為胃炎,造成酮症酸中毒,深度昏迷,轉院後搶救蘇醒,從蘇醒的那一時刻起,我和女兒就沒有哀歎過,而是一起看勵志的故事、糖尿病資料,掌握了胰島素泵、速效胰島素、飲食、運動來合理控制血糖。磨難沒有讓女兒退縮,而是讓自己加速成長,鍛煉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她積極配合,戒掉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垃圾食品,每天至少七次測血糖,並根據血糖情況安排飲食、運動、胰島素量及方案。
  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大,而青春期的孩子因為生長快、生理期、學習壓力等各種因素,血糖不好控制,和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測四次不同,孩子必須至少測七次,否則無從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而此時不測血糖,與父母哭鬧或冷戰的孩子,談不上有效控制血糖,心理健康程度決定血糖控制水平。女兒剛開始是我讓她測就測,雖然不拒絕,但也不主動想起每個測血糖的點,三餐前不會忘記,但三餐後、睡前、夜間不能主動地想起來。早、午餐後兩小時都是在學校,那時是小學五年級,我就會去學校提醒她,老師是知道情況的。遇到不正常的血糖,我告訴她怎麼處理,比如同樣13的值,要分析是否低血糖反彈,如是要提前減藥,反之就是加藥,而且餐前13應該先補多少,餐後13應該補多少,睡前或夜間應該補多少,量都是不同的,每個時間段人體需要的胰島素量不同,且個體不同,不能參照別人的量來調整,要有自己的經驗,每一次不正常的血糖值都是血的經驗和教訓,要分析出原因,做到防止下一次類似情況發生。漸漸地女兒自己想起來餐後的時間點,如果回家時我發現女兒還是沒有測餐後,會很沒有風度地向她大發脾氣、大吼:“血糖是第一位,不要借口忙學習、怕別人看到而不測,血糖不好,你成績再好也沒有用,你的生活質量就是零、一切都是零……”女兒從來沒見我這樣生氣過,我也很瞧不起自己失控的模樣,但發威了三四次後,女兒終於不會忘記了。最近夜間三點的血糖,我再三考慮她已經長大,有一天離開我,沒有這樣的習慣是不行的,我用計策(應該是苦肉計):連續夜間起床,次日中午做飯,在她面前搖搖晃晃,臉色蠟黃:“婷子,媽媽年齡大了,夜裡醒了就睡不著,測完血糖翻來覆去無法入睡,難受死了,第二天要上班、買菜、做飯,媽媽覺得自己體力太透支了,要生病了……”“媽媽,您不要夜間起床了,鬧鐘放我床頭,我自己起床測。”觀察了幾天,女兒果真做的很好,空腹血糖很容易達到平穩。
  女兒長大了,她每天都是努力的、快樂的。我也知道人活著每一天都要快樂,但遇到煩惱想不開時,我不會真正地做到快樂,看看可愛的女兒,我會立即受到感染並學會真正的快樂。她堅強、自信,任何的困難在她面前都是可以戰勝的。她樂觀、積極,相信自己只要通過測血糖、用好胰島素,控制好血糖,就可以正常地生活,學好文化知識,長大後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每一天都可以很充實、很精彩。糖尿病是女兒生命中的一個小小浪花,是生活賜予她的一件寶貴的禮物,通過長期攜手與血糖作戰,加深了我們母女的感情,提高了生活的質量,理解了生命的真谛,我深信女兒的未來一定是美好幸福的。
 

熱門圖文
1型糖尿病症狀有哪些呢

糖尿病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類型,它的典型症狀就是“三多一少”

科學吃多動遠離兒童糖尿病

眾所周知,糖尿病不分男女老少,隨著社會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年齡層也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