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胖不營養”,這是許多家長喂養孩子的觀念,卻沒想到糖尿病竟然會盯上小胖子。專家提醒,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兒童患上了糖尿病,小胖墩更容易變成“小糖人”,因此家長應該重視。
【現狀】
小胖墩是2型糖尿病“主力軍”
“糖尿病?這不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嗎?是不是檢查錯了?”圓圓媽媽聽到醫生的糖尿病診斷結果,難以置信地看著手中的檢測單,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圓圓今年才10歲,平時都很健康。他那70公斤的體重,在家人眼中也“只是有些胖”,沒想到他卻患糖尿病。
像圓圓這樣變成“小糖人”的小胖子並不少見。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醫科大一附院”)內分泌科專家介紹,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兩種。1型糖尿病多與病毒感染、細胞破壞有關,此前曾是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主要類型。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全世界已有糖尿病患者2.46億人,其中少年兒童糖尿病占10%~15%。其發病率還在逐漸增加,全球每年新增7萬名15歲以下的患兒。
近年來,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病率明顯增加,大有超越既往以1型糖尿病為主的傳統流行模式。專家介紹,我國目前有5000多萬例糖尿病患者,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已占全部糖尿病人數的5%,並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小胖子更是成了青少年兒童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力軍”。
兒童糖尿病危害大
小胖子更易成為“小糖人”,與其自身肥胖關系密切。而2型糖尿病發病率,會隨著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長。在長期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可高達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
今年16歲的諾諾(化名)身高1.62米,體重72.4公斤。3年前,她被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現在還在醫科大一附院內分泌科接受定期治療。以前在學校裡,同學們都叫諾諾“小胖妞”,但家人對此並不以為意,反而認為是諾諾營養充足的“象征”。13歲時,諾諾的月經還一直不正常。家人帶諾諾到醫院進行檢查時,沒想到竟然查出了2型糖尿病。而諾諾的月經不調也是因為患了糖尿病後,產生了胰島素抵抗,從而引起多囊卵巢綜合症。除此之外,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諾諾還被檢查出患有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等病症。花季少女飽受摧殘,身心俱傷。
“目前糖尿病不可治愈,只能控制。青少年兒童正處於人生的初級階段,一旦患病,帶來的傷害更加大。”專家說。
【分析】
吃出小胖子的糖尿病
小胖子幾乎都是“吃多動少”,家長應該合理地安排小孩的飲食和運動,不讓孩子變成糖尿病的“靶子”。
17歲的羅偉(化名)是洋快餐的常客,經常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因此身高1.82米的他,體重直躥到110多公斤。羅偉的父母都不胖,看到兒子反倒欣喜地覺得挺“魁梧”,從沒想過肥胖竟會給看起來很健康的兒子帶來糖尿病。直到看到羅偉近段時間總是覺得口干,不停地喝水,父母才開始擔心兒子是否得了什麼病,於是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確診為糖尿病。家人不得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為他進行治療,羅偉也開始痛下決心減肥。
“因為現代飲食結構的改變,兒童飲食中高脂肪、高熱量的成分大增。如果缺乏鍛煉,就會直接造成身體脂肪的過度堆積,成為糖尿病發病率上升的主要誘因。特別是洋快餐這種高動物性脂肪和蛋白質的食物,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著我國傳統的平衡膳食。”專家指出,膳食結構不合理的西化,長期過多攝入高熱量食物與肥胖兒童的數量急劇增多有關。長期食用高脂低碳水化合物,如碳酸飲料,還會抑制胰島素分泌,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導致糖尿病。所以,防治糖尿病要從合理的飲食結構做起。注重食物多樣性,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薯類,常吃奶類、豆類或其制品,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專家建議,經常進行跑步、跳繩、爬樓梯、游泳等有氧運動,既能消耗掉多余熱能,又有利於生長發育。活動的強度大小要合適,運動完後心率應達到每分鐘約150次,每次10~30分鐘,每周至少鍛煉4次。
與此同時,小胖子還要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應養成細嚼慢咽的進食習慣,以減少食入量。盡量減少久坐不動的活動,更多地參加戶外運動。如要看電視的話,一定要把每次看電視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每日最多2次。
此外,判斷小孩是否超重或肥胖,可以根據體重指數(見附表1)推算。如超重或肥胖,最好每年到醫院進行一次檢查,防患於未然。
大腸癌糖尿病易“結伴”
堅持對大腸癌患者監測血糖,准確揭示了兩者間內在聯系,由此指導大腸癌圍手術期的治療,有效降低 |
|
單基因糖尿病的特點及防治
糖尿病是一種以長期高血糖為特征的疾病,傳統上將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自身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