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學院公共衛生系的學者完成的研究表明,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不僅在糖尿病患病風險預測方面優於空腹血糖,而且在預測中風、心髒病和全因死亡方面更有優勢。該論文發表於3月號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
空腹血糖水平能幫助醫生了解患者是否已經患糖尿病,或是存在糖尿病的患病風險。而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從更寬的時間段來反映患者的血糖,即患者近3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而且在檢測時無需空腹。該研究的全部血液樣本來自20世紀90年代早期的1.1萬名成年人,這些人當時都未患糖尿病。研究者首先檢測他們的糖化血紅蛋白值,然後隨訪多年,觀察哪些人最後發生了糖尿病。最後,通過統計分析,找到預測糖尿病風險的最佳指標。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的標准已逐漸被患者了解和接受,但糖化血紅蛋白的達標情況仍不容樂觀,超過70%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不理想,這極大地增加了嚴重並發症發生的風險。作為國際公認的糖尿病監控“金標准”,糖化血紅蛋白能夠穩定可靠地反映檢測前90-120天內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的影響不大。同時,這一“金標准”直接提示了糖尿病的監控情況,以及可能產生各種並發症的風險。國際糖尿病聯盟建議,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標准應小於6.5%。
只有糖化血紅蛋白達標,糖尿病並發症才能得到預防,才能讓患者遠期受益。那些需要改變治療方案、血糖控制狀態不穩定者以及正在進行胰島素治療者,應每3個月進行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即使血糖控制已達標,且比較平穩,患者每年也應至少接受2次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患病多年的“老病號”來說,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有助於了解病情的監控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定期檢測顯得更為重要。
糖尿病人的症狀一般有哪些
很多人對糖尿病這種病都有自己的認識,一旦患上這種病自然就會出現很多的症狀,所以患者要多加注 |
|
將軍肚和螃蟹腿 引發糖尿病
我們都知道,肥胖與2型糖尿病關系密切,不過最新的一個研究證實:即使你體重正常,如果脂肪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