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要掌握住控制總熱量、營養均衡、低鹽、低脂、增加纖維攝入等飲食的原則。
如果有一天,聽到醫生宣布“你得了2型糖尿病”,成了“糖友”,你會如何面對?
糖尿病是一個終身性的疾病,伴隨而來的是一系列的轉變——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日常習慣。除了要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每天還要增添很多新的工作,像吃藥、監測血糖、學習、日常護理等。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養”,特別是面對糖尿病這種慢性疾病,更是要拿出十二分的耐性與之“周旋”。
那麼不管它可以嗎?答案是否定的。有的糖尿病患者之所以要反復住院治療,就是自我護理及自我管理工作沒做好,從而導致了要經常住院的結果。其實,從成為“糖友”的那一刻起,就要積極開展自我護理,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良好的自我護理,是良好治療的基礎”,從而避免給自己帶來痛苦的同時,還給家庭增加負擔。
那麼,剛加入“糖友俱樂部”的你,該如何來應對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內分泌內科糖尿病中心主管護師戚以勤表示,只有嚴格做好自我管理,才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步驟1:做好自我監控
自我檢測血糖——要做好糖尿病的自我護理,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每天檢測自己的血糖。戚以勤表示,血糖監測是最常用、最可靠的病情監測方法,而血糖值是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功能受損情況及治療效果極為敏感的指標。一般來說,糖尿病自我護理醫生會根據患者當前的個人情況制定一個血糖檢查表,告訴患者應該在什麼時間檢測血糖。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肯定要比單純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的患者的血糖檢測頻率更高。
提醒:除了掌握正確的血糖檢測技術,還要確保血糖儀和試紙都是可靠的。
控制目標個體化——展開了血糖監測之後,往往會得到一個數據。戚以勤表示,如果不懂得檢測數值的意義,那麼結果就只是一些毫無價值的數字。這似乎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了解每個數據的意義對其展開自我護理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因此,糖尿病患者首先需要咨詢醫生檢測結果(包括自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在什麼范圍內才算達標。根據2007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所建議的控制目標是:空腹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4.4~8.0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而檢測結果越接近目標范圍,說明糖尿病控制得越好,就越有希望遠離各種糖尿病並發症。
提醒:雖然有建議控制的目標參考數據,但血糖控制目標必須個體化,因此最好向醫生詢問適合自己的控制目標。
步驟2:明明白白用藥
並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
如果醫生讓服用降糖藥,先別立即產生抵抗情緒,能有效控制血糖所帶來的好處,遠比省下吃藥錢來得更多。但戚以勤提醒,一定要先問清楚將要服用的藥是什麼,為什麼要開這種藥。也要事先詢問醫生哪些藥可以一起服,哪些藥不能一起服。另外,建議自己設計一個藥物服用時間表,以保證按時服用,避免漏服。同時應密切留意不良反應,及時告訴醫生
提醒:如果感到醫生開的藥太貴,一定要告訴醫生。醫生或許會給其他選擇,但千萬別私自停藥。
步驟3:管理自我心情
保持心情舒暢——在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普遍重視藥物治療,並強調飲食控制和運動,但對於心情方面的影響則往往被人忽視。糖尿病患者的精神壓力較大,如果並得不到釋放和舒緩,很可能會引起心理障礙,甚至因此對糖尿病的治療造成不利的影響。
提醒: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一個人去戰斗,最好尋求家人、朋友或患者互助小組的支持和幫助。
步驟4:調整生活習慣
做好飲食計劃——飲食,是糖尿病患者必須調整的。因此,建議患者了解並記錄自己的飲食情況,以便逐漸摸清不同食物對血糖的影響情況。對於“糖友”來說,沒有絕對的飲食禁區,關鍵是要控制好攝入量。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必須吃同樣的東西,只要掌握住控制總熱量、營養均衡、低鹽、低脂、增加纖維攝入等飲食的原則,則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的食物。
建議:糖尿病“新手”最好去看一次營養師,他會告訴您一些飲食方面的基本要領,並為您制定一個飲食計劃。
注意運動安全——運動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戚以勤表示,堅持每天運動鍛煉可以幫助控制血糖,但是要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並掌握好運動的時機、運動的度和運動的節奏,不適當的運動往往適得其反。或者咨詢醫生,對身體狀況進行了解和評估,明確血糖水平、所用藥物類型及運動風險、有無並發症和重要髒器功能狀態等,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建議:在每次運動前和運動後測血糖,以避免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實習編輯(黃俊達)
脂肪分布不均易患糖尿病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雖然肥胖與2型糖尿病有密切關系,但體重正常的老年人如果身體脂肪分布的部位 |
|
看准糖尿病早期症狀 把握好飲食原則
不少人一直以“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來判斷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