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PAD)又稱為周圍動脈病,是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足的重要發病因素。據報道,西方國家每年有超過30000多糖尿病患者由於出現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而不得不進行截肢,有5%的患者在確診為糖尿病後1年內有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隨診12年後,患病率增加到25%。
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的臨床特點
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的臨床症狀常表現為感覺異常、發冷、下肢肌肉酸麻、疼痛,間歇性跛行,下肢靜息痛、潰瘍,甚至壞疽等。糖尿病患者合並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更多地累及膝關節以下動脈。因此,糖尿病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的特點是病變更廣泛、更遠端,影響的血管往往是多部位、多節段,以小血管病變為主,並有微血管病變。血管脈搏觸診和踝肱指數(ABI)的測量是診斷糖尿病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的基本方法。超聲波檢查和經皮血氧張力測定可以評估下肢動脈阻塞的嚴重程度,嚴重缺血,還可進一步做血管造影檢查。
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的治療
傳統治療: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的內科治療包括基礎治療和對症治療。如果內科治療4~6周後,病情無好轉,應考慮手術治療,以期及時進行血管重建,改善下肢血運、促進潰瘍愈合。但是,由於糖尿病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的特點是血管閉塞更嚴重,下肢遠端流出道差,無法進行搭橋手術,或者閉塞血管在膝關節以遠,因為血管口徑小,搭橋血管再閉塞可能性大,導致醫療費用高,截肢率高。
治療進展:目前,國內外治療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的一項新技術就是干細胞移植。干細胞移植是一種嶄新的治療技術,也是近幾年來發展最快的技術。骨髓間質干細胞和造血干細胞具有跨系統分化特性,並且造血干細胞在骨髓中最豐富,便於提取,可進行自體骨髓移植,既避免了免疫排斥反應,又不違背社會倫理標准,骨髓間質干細胞和造血干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為血管內皮細胞,在血管受損部位形成新生血管,故這一技術也逐漸被用於治療下肢缺血。
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的宜忌
糖尿病合並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進行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的適應證:(1)有間歇跛行且靜息狀態下踝肱指數(ABI)<0.6~0.8;或已有靜息痛、潰瘍、壞疽。(2)保守治療無好轉且不適合外科搭橋手術的患者,或各種原因不能接受截肢手術的患者。
禁忌證:(1)病情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HbA1c>6.5%和增生性視網膜病變)。(2)過去5年內明確有惡性疾病的患者及血中腫瘤標記物水平明顯升高者(嚴重心、肝、腎、肺功能衰竭或一般狀況很差,不能耐受干細胞移植手術,或預計生存時間少於3~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