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護理 >> 生活起居 >> 糖尿病人要對低血糖要有一雙慧眼

糖尿病人要對低血糖要有一雙慧眼

  在治療糖尿病的道路上,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沖鋒在第一線上,嚴密監控自己的血糖,稍微高一些馬上如臨大敵,各種手段全用上(降糖藥、胰島素,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等),而這其中往往降糖過度而不自知,只注意正面敵人“高血糖”,卻給低血糖悄悄地留了個“後門”。

  對於正常人來說,血糖受多種因素影響,能夠在神經、內分泌等的調節下維持動態平衡的。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胰島素分泌功能失調,一方面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表現為高血糖;另一方面,由於人體維持血糖正常的能力減退了,有時也容易出現低血糖。如1型糖尿病患者,隨著年齡增長,自主神經系統對低血糖的反應會越來越弱,所以容易出現反復的嚴重低血糖發作。

  2型糖尿病患者,雖然嚴重低血糖少見,但由於多為老年患者,許多人在血糖濃度明顯低於3.5mmol/L的時候,也不會表現出明顯的心慌、手抖、饑餓、出冷汗等症狀。所以患者常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低血糖,這種情況更為危險。沒有明顯的前驅症狀,就直接進入意識障礙、昏迷階段,是很可怕的,所以應該引起大家高度重視。

  而且,低血糖情況下,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多,常常會誘發心腦血管緊急事件。而昏迷持續時間過長,本身就會引起腦水腫,甚至使腦組織發生不可逆的破壞。所以,糖尿病患者平常強調強化血糖控制,但決不能以增加低血糖發生為條件。

  低血糖症總是悄悄發生

  一般認為,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同時有頭暈、心悸、汗出等症狀者,即可診斷為低血糖症。包括兩種情況:①反應性低血糖,可見於少數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由於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可在餐後4~5小時出現低血糖;②藥物性低血糖,應用胰島素促分泌劑(如磺脲類降糖藥和餐時促泌劑)和胰島素治療過程中,發生低血糖症。

  低血糖發作時,表現為汗出,顫抖,心悸,心率加快,緊張,焦慮,頭暈,軟弱無力,面色蒼白,四肢震顫,饑餓,易激怒,惡心嘔吐等。後者多發生於血糖很低,持續而緩慢下降者,血糖常低於2.2mmol/L。臨床常表現為大腦功能障礙,精神不振,頭暈,頭痛,反應遲鈍,視物不清,聽力下降,步態不穩,定向力減退和記憶力判斷力均減退,可有語言障礙,精神失常,行為怪癖,舞蹈樣動作,肌張力增高性痙攣,昏迷等。由於前者,意識狀態清晰,一般比較容易解決,後者因存在意識障礙,一旦發現不及時,患者就可能迅速陷入昏迷,或發生驚厥,帶來嚴重後果。

糖尿病人要對低血糖要有一雙慧眼

  低血糖症的發生常是一個由輕到重的過程:

  ①輕度低血糖階段:可見汗出、心慌、面色蒼白、發抖、饑餓、乏力,情緒和行為改變(兒童可表現為哭喊、易怒、過度頑皮,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

  ②中度低血糖階段:可表現為生活不能自理,進食和飲水困難,表情淡漠,頭暈、精神恍惚,頭疼、腹痛、惡心等。

  ③重度低血糖階段:可表現為無法站立,對周圍事物沒有反應,定向力消失,無法進食和飲水,肢體、面部痙攣,甚至表現為神志昏迷。早期識別低血糖,非常重要。另外,臨床上還有一種症狀不明顯的低血糖,多見於老年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濃度低於3.5mmol/L,也不會表現出明顯的心慌、手抖、饑餓、出冷汗等症狀。由於患者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低血糖,這部分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生危險,尤其是夜間發生者,嚴重可危及生命。

  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夜間“壽終正寢”,許多情況就是低血糖引起的,所以大家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低血糖症的救治原則

  低血糖的處理原則,要求盡快糾正低血糖,避免低血糖引起心腦血管急性事件和反跳性高血糖。低血糖發作,神志清醒者,應該盡快飲用糖水和其他含糖飲料,或進食餅干、饅頭等。意識喪失,或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則應趕緊到醫院請醫生救治,靜脈輸注葡萄糖,或應用胰高血糖素等。同時,更重要的是應該搞清楚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如果確實屬於用藥不當,應該調整磺脲類、格列奈類降糖藥和胰島素用法用量。

  中醫學認為:糖尿病普遍存在脾胃肝腎多髒腑功能失調、熱傷氣陰病機,治療過程中,如果過度控制飲食,水谷精微化生無源,或劇烈運動,耗氣傷陰,或用藥過量,損傷正氣,就可表現為頭暈、心悸、乏力、汗出、神志異常,而成“厥脫”之變。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服藥期間,酒癖暴飲之後,更容易導致氣機逆亂,而致血糖驟降,氣脫神昏。緊急處理除了應及時進食含糖飲食外,突然發作者,可以指掐人中,或取人中、百會、足三裡、內關、湧泉等穴,針刺加灸,神志清楚者可給予生脈飲口服液,必要時也可以靜脈輸注生脈注射液、參附注射液等。低血糖經積極處理好轉之後,應重視分析原因。

熱門圖文
糖尿病的預防方法具體是什麼呢

隨著這些年大家對糖尿病的知識的了解,大家也都有了自己的認識,這是一種治療起來很困難的疾病,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生活中有多種並發症的一種疾病,同時這一疾病的治療周期也比較長。那麼有什麼比較好的方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