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原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也可發生於各種年齡。起病比較急劇,體內胰島素絕對不足,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必須用胰島素治療才能獲得滿意療效,否則將危及生命。
病因
1、自身免疫系統缺陷
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
2、遺傳因素
目前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這種遺傳缺陷表現在人第6對染色體的HLA抗原異常上。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發病的特點——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麼與無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誘因
許多科學家懷疑病毒也能引起1型糖尿病。這是因為1型糖尿病患者發病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常常有病毒感染史,而且1型糖尿病的發生,往往出現在病毒感染流行之後。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質炎的柯薩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
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滅鼠藥等,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學家正在研究之中。
治療
(1)藥物治療方法
①胰島素治療胰島素的作用是促進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內被利用,從而降低血糖水平。每個人體內都需要胰島素維持機體功能正常。而1型糖尿病患者體內不內釋放胰島素,因此必須每天注射胰島素。
胰島素通常是利用注射器通過皮下注入體內。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使用胰島素泵,它可以連續將胰島素輸注進患者體內。胰島素不是做成藥片形式,而是液態制劑。
不同胰島素制劑的起效時間和作用持續時間也不相同。到醫院進行檢查時,醫生將檢測你的血糖水平,以確定使用哪種胰島素才適合你目前的病情。為了使血糖控制效果盡可能達到最好,醫生也可能讓你混合胰島素,即兩種或多種胰島素混合後進行注射。
一般來說,胰島素注射頻率為1-4次/天。在患者開始自己注射胰島素之前,醫生或護士應當教會患者如何使用胰島素。當然,如果是兒童糖尿病患者,其父母或其他監負人應當學會胰島素注射方法。
注射胰島素雖可以有效緩解糖尿病症狀,但仍有不便之處,若注射劑量過大或飲食不規律,會使血糖濃度低於正常水平,引起低血糖。
②並發症的藥物治療醫生有時可能會給患者開些預防眼病、腎病及其他常見並發症的藥物,以降低這些並發症的發病機率。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抑制劑(或者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是預防或治療高血壓和有腎病症狀者的常用推薦藥物。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藥物包括以下幾種:卡托普利(商品名開博通)、依那普利(Vasotec)、奎那普利(Accupril)、苯那普利(洛汀新)、雷米普利(Altace)、培哚普利(Aceon)和賴諾普利(Prinivil和Zestril)。
他汀類藥物通常是調節血脂(膽固醇水平)異常的首選藥物,人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水平應低於3.12mmol/L。
阿司匹林是用於預防心髒疾病的藥物,常常推薦給以下糖尿病患者:·40歲以上患者·患有心髒病或有心髒病家族史者、高血壓或高膽固醇者、吸煙患者。
(2)飲食治療
1型糖尿病的飲食治療是為了使血糖控制達到要求的范圍,同時應考慮個人的口味和嗜好,而且必須與胰島素治療同步進行。
①、熱量的需要:兒童患者每日總熱量的需要應滿足其正常的生長發育需要,體重過重則應限制熱量的攝入。
②、糖類:每日糖類的攝入應個體化,應限制精制糖的攝入。
③、纖維素:增加纖維素的攝入能降低餐後血糖水平,但過多高纖維素飲食易致腹脹不適,影響礦物質的吸收。
④、蛋日質:蛋白質可影響腎血流動力學的變化,攝入高蛋白可使腎功能降低,推薦兒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攝入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0%~20%。
⑤、脂肪:兒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攝入脂肪量可占總量的30%~35%。不推薦一定要吃魚油,但可每周吃1~2條魚。
(3)運動治療
體力活動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有利於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應每天運動l小時,如各種球類運動、游泳、跳舞等,但應避免爬高和潛水,因發生低血糖時有危險。
(4)干細胞技術
由於注射胰島素並不可以直接解決問題,所以醫學專家嘗試用胰島細胞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
1992年瑞士日內瓦大學首次用胰島細胞移植方法治療糖尿病,此後法國與瑞士8家醫院合作,胰島細胞移植治療取得重大進展。
相關報道很多。但都是針對早期1型糖尿病有效。據有關文獻表明,現使用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最長已經有15個月未注射胰島素,最早是在巴西的醫生移植15例,最長也有30個月了。所以可以排除蜜月期的原因。
(5)中醫技術
近年來中醫技術治療1型糖尿病的報道也很多。也有10年病史1型糖尿病的相關報道。但是,因為患者數量不多,而且中醫大夫之間技術區別很大,不同的醫生方法可能解然不同。尤其是國家的中醫機構沒有可以治療的醫生。所以,中醫治療1型糖尿病也不公允。
總之,糖尿病不僅是常見病,而且是難以治愈性疾病,糖尿病人要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堅持長期治療。生活要有規律,戒煙、不酗酒、講究個人衛生,預防各種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