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當加餐
糖尿病飲食講究少食多餐,就是為了避免血糖波動過大,其另一個好處是減少饑餓感。專家建議糖友在兩餐之間增加零食,但零食的熱量要從正餐中刨去。
2、控制低血糖
如果糖友感覺非常餓,同時伴有心慌、手抖、頭昏等表現,那就是低血糖反應了,這個時候就要立刻吃糖,以免發生嚴重的後果。另外,如果出現低血糖,一定要找到原因,是飲食控制過嚴,還是運動過度,還是用藥不當?必要時要請醫生幫助調整治療方案。
3、糾正胰島素抵抗
有胰島素抵抗的糖友,並不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而是身體對胰島素不敏感,血糖不能被充分利用。這樣的糖友,進食後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讓血糖迅速降低,於是產生饑餓感。所以,對於明顯腹型肥胖、胃口極好但總餓的患者,要化驗血中的胰島素含量。一旦明確為嚴重的胰島素抵抗,要及時調整治療。
4、熱量控制別太嚴格
糖友在計算全天攝入的熱卡時,要用標准體重乘以25-45不等的一個系數。羅邦堯教授說,平時體力消耗越多,這個系數越大,另外,男性大於女性,瘦人大於胖人。如果飲食控制過程中覺得很餓,不妨稍微放寬標准。
5、食物裡加點油
胃裡沒食物,就會覺得餓。食物的排空速度,脂肪最慢,碳水化合物最快,蛋白質介於二者之間。因此,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稍微增加脂肪,可以減輕餓的感覺。
6、少吃稀的
有的糖友愛吃粥、稀飯,但是稀的主食特別容易被消化掉,因此容易產生饑餓感。建議糖友改吃米飯、饅頭等干飯。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