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用油需控制總量
每天不超3勺。控制總量比種類重要,但無論哪種油,進入體內都增加能量負荷。每克脂肪體內氧化產熱9千卡,是等重量蛋白質和糖類產熱量的兩倍多。因此,每人每日食用油應控制在15~30克(不超3湯匙)。

對於糖友,用油不但要控制總量,同時還要兼顧各類脂肪酸攝入。應避免或限制肥肉、全脂食品、棕榈油、椰子油及油炸食品;食物膽固醇攝入應少於300毫克/天。
糖友使用哪種油最好?
糖尿病患者宜選植物油,有助於減輕脂代謝紊亂。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由高到低,以橄榄油、野茶油、花生油、豆油等為佳。棕榈油、椰子油雖屬植物油,但和其他植物油相反,主要含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使高脂血症、冠心病、腦卒中等疾患危險性增高,還會增加乳腺癌和腸癌發生率,糖友不宜選用。同時,相對於這兩種油而言,很多節儉的患者,常會把油炸完食物後的剩油,留著下次炒菜時用,這種油不建議糖友食用。

3種烹調方式最好。糖友飲食清淡為宜,最為主張三種少油的烹調方式:涼拌、清蒸、炖。橄榄油含清淡果香,尤適制作沙拉和涼拌菜。美國一項研究曾提出,糖友做涼拌菜最好放橄榄油,同時再加一點醋,可以幫助降血糖。《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曾刊登文章稱,清蒸、炖煮的菜更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小技巧:炒菜時如何減少油?
1、油炸食物怎麼辦?
(1)油炸之前在食物外面包裹一層澱粉,裹的澱粉越薄,油炸時越不吸油。如用小麥粉、玉米粉可以進一步減少吸油量。
(2)大塊食物油炸時吸油量少,而小塊食物會增加食物的表面積,從而增加吸油量。
(3)減少油炸時間:猛火下鍋,高溫時可縮短油炸時間,同時,比起低溫,食物在高溫時吸油量少。
2、炒菜時怎麼辦?
(1)使用氟素樹脂加工的炒鍋:使用這種炒鍋,炒菜時只需少量的油,就可以炒出美味來。
(2)炒菜前先將食物預處理:把食物放入炒鍋前,如果先進行水煮或用微波爐先將食物做個半熟,可以減少炒菜時間,減少油量吸收。
3、制作沙拉時怎麼辦?
(1)使用無油或低熱量的調料:可以用一些抑制油脂吸收的沙拉醬。
(2)食材盡量切成大塊:如果切片處理,同樣會增加食物的表面積,增加用油量。
(3)將生菜充分水洗:調料時可以減少油脂吸附,做出的沙拉味道淡爽。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