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圄傳統醫學中醫學中屬“腹痛”“黃疸”“症瘕”“積聚”等證范疇。根據其病因病機,中醫通常采用健脾和胃、清熱利濕、行氣活血、軟堅消症及益氣養血等治法,治療不同表現、不同病程的胰腺癌病人,取得較滿意療效。
胰腺癌在傳統醫學中稱謂不一,在中圄傳統醫學中醫學中屬“腹痛”“黃疸”“症瘕”“積聚”等證范疇。根據其病因病機,中醫通常采用健脾和胃、清熱利濕、行氣活血、軟堅消症及益氣養血等治法,治療不同表現、不同病程的胰腺癌病人,取得較滿意療效。有人報道,用中醫藥治療42例中、晚期胰腺癌,其1年生存率為90.5%,2年生存率為50%,5年生存率為4.5%。此外,應用中藥外治法還能明顯緩解因癌症引起的疼痛,其不良反應小,療效亦優於西藥止痛劑。
中醫學對胰腺的認識始於金、元時期,李東垣《脾胃論》記載:“脾長掩一尺,掩太倉。”《十四經發揮》也有:“脾廣三寸,長五寸,掩手太倉,附於脊之第十一椎。”其實都是對於胰腺的描寫。到清代,隨著中醫解剖學的發展,對胰腺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王清任的《醫林改錯》寫到:“津管一物,……總提俗名胰子,其體長於贲門右,幽門之左,……,接小腸”,“胃外津門左名總提,肝連於其上。”然而,中醫對胰腺癌的病症表現及其病因病機的認識卻早在《黃帝內經》及以後的歷代醫籍中都有所記載和描述。如《難經·五十五難》中所說:“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始終,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還根據五髒不同,分為五種積,其中“脾之積為痞氣”,在胃脘部,覆大如盤,可以出現黃疸,飲食不為肌膚,與胰腺癌有所相似。此外,隋代巢元方著《諸病源候論》中說:“症瘕者,皆由寒溫不調,飲食不化,與髒氣相搏結所生也。”《醫學入門·丹台玉案》也雲:“有寒客之則阻不行,有熱內生郁而不散,有食積、死血、濕痰結滯妨礙升降,有怒氣傷肝木來克土,有傷勞倦、血虛、氣虛則運化自遲,皆能作痛。”以上論述指出了胰脲癌的發病可能與飲食失節、七情不遂、寒溫失調、諸般內傷等因素有關。
關於本病的病因病機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寒溫失常,調攝失宜,宿毒內熱壅滯,氣郁血瘀,濕毒瘀結,耗血傷陰,致症瘕積聚內生。
2)情志郁怒,肝郁氣滯,致氣機不暢,脾濕郁困,郁久化熱,濕熱蘊結,日久成毒,積結成癌;
3)飲食不節,醇酒厚味,過嗜肥甘,致脾失運化,濕熱內生,阻滯氣血,積久化毒,瘀結形成本病;
總之,胰腺癌的形成,在病因上與情志、飲食關系最為密切,在病機上主要表現為濕熱、痰結、血瘀相互搏結,影響氣機的暢達,而形成癌腫。在病位上與肝、膽、脾等髒腑的關系較為密切,有時也會因宿毒內熱,血熱妄行,形成心脾實熱的病機。在胰腺癌的病程中,初起多表現為實證,而中、晚期則以虛實相夾,本虛標實為主要表現,甚至可以表現為以虛象為主。因此,對胰腺癌的治療,要在全面審視病症病機的基礎上,予以選方立法,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