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辯證飲食治療糖尿病?中醫一般將糖尿病分為上消、中消、下消三種類型,糖尿病,中醫稱為消渴病,是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主要由於人體內胰島素缺乏而引起的糖代謝紊亂所致。采用藥膳辨治,有助於降低血糖及尿糖,減輕或消除症狀,或減少用藥量,使病情趨於穩定、好轉乃至治愈。
中醫如何辯證飲食治療糖尿病?
上消型 以多飲為主,口渴喜飲、隨飲隨渴,小便較多、色黃、咽干灼熱、口干唇燥、食量如常、舌紅少津、苔黃而干。中醫認為,其病因是肺髒通調水道的功能受損,水液循環受阻,津液無法布及全身、滋潤髒器。由於積久而釀熱,使津液耗損,所以患者突出表現為口渴多飲。多采用生津止渴、清熱潤肺的方法調整。可用“六汁飲”:蓮藕、梨、荸荠各200克,麥冬12克,蘆葦根30克,玉竹20克。將蓮藕、梨、荸荠洗淨,切碎,絞汁;麥冬、蘆葦根、玉竹水煎過濾取汁,將絞汁及煎汁合並攪勻,飲用,每日一劑。
中消型 常以多食易饑為主,伴有口渴多飲、口苦、口臭、口干、小便頻多、大便干結、頭暈目眩、形體消瘦、舌質紅、苔黃。中醫認為,其發病原因是飲食不節或勞倦等多種因素傷及脾胃,使脾胃功能下降,則熱郁於胃,胃火熾盛,津液耗損,津液不足,則水谷不能分解,因此不能滿足身體營養的需要,故而出現多食善饑的症狀。治宜清胃瀉火、養陰生津,可用“山藥粳米粥”:山藥50克,黃精20克,沙參15克,粳米100克。將山藥研為細粉,黃精、沙參水煎煮,過濾取汁,以藥汁加粳米、山藥粉煮粥,代早餐服食。
下消型 以小便頻繁為主,且量多,渾如脂膏,尚有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腰膝酸軟、舌紅少苔。中醫認為,由於腎髒的虧虛,腎主水的功能失調,固攝無力,水液下趨而造成尿頻。對此情況,一般采用滋陰補腎、清熱降火的方法調理。可用“枸杞炖兔肉”:枸杞子30克,兔肉250克,洋蔥100克,油、鹽適量。先將枸杞子,兔肉加水適量炖熟,後加洋蔥、油、鹽,稍煮片刻,吃肉飲湯,每兩天服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