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胰島素劑型都有哪些?
在明白胰島素使用的適應證後,胰島素方案往往是各劑型胰島素進行組合形成的。那麼第二步,就是要了解胰島素都有哪些劑型。先說在前面,不管什麼劑都好,將他們怎麼組合來都好,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控制24小時的每個小時的血糖,而DM一天裡血糖最高的一般三餐後。

1、短效胰島素:標志字母為R(Rapid)。特點為0.5h起效,1.5h高峰,維持3-6h。
改型包括諾和靈R、優泌林R、RI(普通胰島素)、諾和銳(特例請記住:諾和銳短效沒有R字樣)。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胰島素中只有此類可靜脈用,其他中、長效都只能皮下。
2、中效胰島素:標志字母為N。2h起效,持續10-18h,包括諾和靈N、優泌林N。
3、預混胰島素:此類型包括諾和靈30R、優泌林(預混)。餐前30min打。2-8h達峰,可維持24h。
除此之外,還包括銳和銳30:30%超短效+70%中效,餐前15min打。
4、長效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維持24小時。用法為睡前皮下注射,一般10U開始用起,根據血糖情況再調。
不難理解:短效起效快,持續短,用於三餐前打以控制餐後血糖。而中效、長並效持續時間長,用於睡前打,用於控制夜間血糖或全天血糖。
胰島素注射不得不知的副作用
疼痛
胰島素注射引起的疼痛是很輕微的。注射產生的疼痛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疼痛與注射部位相關,其中腹部注射疼痛最輕,注射方便,不用寬衣脫褲,最適合冬季和外出工作時注射;②如果在某次注射時,疼痛明顯,有可能是針頭碰到了皮下神經,應注意注射部位的選擇;③進針速度過慢、針頭久用變鈍、精神緊張等因素也可加重疼痛。
皮膚感染
嚴重感染少見,但注射部位起“紅點”較常見,與皮膚不潔、注射時無菌操作不嚴有關。
皮下淤血
由注射時損傷皮下毛細血管引起,淤血未吸收前不要在此注射。一般在一周後可自行吸收,不用專門處理。
脂肪墊
由於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可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肥大,形成脂肪墊或結節,如在脂肪墊部位注射胰島素,將影響其吸收。
體重增加
注射胰島素後常引起腹部肥胖,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見。Ⅱ型糖尿病患者用人胰島素加服二甲雙胍降糖藥,可減輕肥胖。
胰島素抗藥性
常見於肥胖、胰島素用量偏大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無酮症酸中毒的情況下,每日胰島素用量大於200單位、持續48小時以上者可以確診為胰島素抗藥性。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