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糖尿病患者容易餓,原因是大腦中有一個“饑餓中樞”,它由一組特殊細胞組成,當病人饑餓時,這些肉眼看不見的細胞會時刻提醒病人及時進食。
由於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血糖進不了細胞,因此不管外周血糖有多高,只要細胞無法吸收,就會有饑餓感,如果采取一饑餓就吃的方式,則會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血糖越進不了細胞,人就越餓,越餓越吃,血糖就越高,對人體的危害就越大。打個比方,汽車的油表反應的是油箱內的油量,正常情況,您踏油門,汽車進入發動機,汽車行走了。如果汽車得了“糖尿病”,踏油門後,汽油進不了發動機,於是您就可能不管油箱裡的油有多少,還會去加油。
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平時感到饑餓時,一般都要適量控制飲食,千萬不可餓了就吃,毫無限制。合理的飲食往往是我們治療糖尿病的關鍵。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飲食的過程中都會感到饑餓難耐,甚至出現頭暈、心慌、手抖、全身乏力、出汗等症狀,重則引起低血糖反應,那麼有沒有辦法解決糖尿病患者“餓”的問題呢?首先,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前兩天因飲食控制出現“餓”的現象是很正常的,因為人體從以前的飲食習慣過度到患病後要有控制性的飲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患者必須控制心裡障礙。
其次,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也要把握好度,不能餓得太厲害。一般糖尿病患者每天攝入的飲食量是根據自身的體重和體力消耗的情況來決定的,對輕度體力勞動者每天每公斤體重只需攝入30~35千卡的熱量;重度體力勞動者每天每公斤需攝入35~40千克的熱量。對於偏胖的糖尿病患者標准要適當低一些,若偏瘦的則需增加熱量的攝入校准。
再次,蛋白質的攝入量要根據腎功能的情況作適當增減,對於腎功能差的糖尿病患者,每公斤體重每天只需蛋白質0.6~0.8克就可以了。如果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加大腎髒的負擔,對腎功能造成損害。
最後,少吃多餐也可解決“餓”的問題。將每日飲食總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時進餐1次,睡前1~2小時再少量加餐,對於血糖波動較大,通過用胰島素和藥物劑量不好調整的糖尿病患者效果最佳,這樣既可解決“餓”的問題,又能避免餐後血糖高,餐前血糖低的情況。
糖尿病食療的方法有哪些呢
糖尿病的危害很大的,對於糖尿病的食療方法有所熟悉,為了使患者們得到一個好的治療效果,糖尿病 |
|
糖尿病人可以吃哪些肉類
很多患者有疑問,血糖高能不能吃肉,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糖尿病人吃肉是有講究的,對於糖尿病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