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基本常識 >> 糖尿病的遺傳基率有多高?

糖尿病的遺傳基率有多高?

  遺傳對1型糖尿病的發病有一定作用。對1型糖尿病單卵雙胞長期追蹤,發生糖尿病的雙生一致率可達50%。然而,從父母到子女的垂直傳遞率卻很低,如雙親中一人患1型糖尿病,其子女患病的風險率僅為2%~5%。

  遺傳學研究顯示1型糖尿病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迄今為止已發現與發病有關的基因位點至少有17個,分布在不同的染色體上,目前認為人組織相容性抗原(hla)復合物是決定1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最重要的因素。90%~95%的1型糖尿病病人攜帶hla-dr3、dr4或-dr3/-dr4抗原,二者高度相關;但hla-dr3、-dr4抗原攜帶人群只有0.5%發生1型糖尿病,提示hla-dr3、-dr4是1型糖尿病發生的背景條件。hla-dq位點位1型糖尿病易感性的主要決定因子。hla-dq b鏈57位是門冬氨酸,為1型糖尿病的抵抗基因,若不是門冬氨酸,而是缬氨酸、丙氨酸或絲氨酸等,則是易感基因;hla-dq a鏈52位是精氨酸,則對1型糖尿病易感。當細胞表面表達為hla-dq a52精氨酸及-dq b57非門冬氨酸,即dq a52arg+純合子及dq b57asp-純合子時,患病的相對風險最高。此外,近年來還發現hla某些其他位點的基因如tnfβ基因和熱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基因,或某些非hla基因多態性也與1型糖尿病易感性有關。

  遺傳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病因中較1型糖尿病更為重要。單卵雙胞患2型糖尿病一致率為90%,雙親中一人患2型糖尿病,其子女患病風險率為5%~10%,父母均患病者的子女中5%有糖尿病,12%有igt。

  大多數2型糖尿病為多個基因及環境因素共同參與的多基因多環境因素復合病(complex disease),有以下特點:①參與發病的基因在1個以上;②各參與基因的作用程度不同,起主要作用者為主效基因(major gene or master gene),作用較小者為次要基因(minor gene),即各個基因對糖代謝的影響程度各不相同,而且各基因間可呈正性或負性交互作用;③不同患者致病易感基因的種類不同,非糖尿病者也可有致病易感基因,但負荷量較少;④各個致病易感基因作用於不同的糖代謝環節,賦予糖尿病的異質性。

  胰島b細胞功能缺陷(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島素抵抗是2星糖尿病的基本特征,研究可能導致這兩方面改變的候選基因的突變或表達異常,是探討2型糖尿病遺傳因素的重要途徑。

  1.胰島b細胞功能缺陷 與胰島b細胞功能障礙有關的因素有:①葡萄糖激酶缺陷。②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2)數量減少或活性降低,肝葡萄糖攝取(肝胰島素抵抗)減少,肝糖輸出增加,同時降低b細胞胰島素的分泌。③線粒體缺陷。④胰島素原加工(proinsulin prosessing)障礙,胰島素原在胰島b細胞β顆粒內,在疾速原轉化酶2和3以及羧肽酶作用下,脫去與胰島素連接處c肽分子兩側的兩個氨基酸殘基(arg31-arg32和lys64-arg65),分解出等克分子的胰島素和c肽。該加工過程障礙可致胰島素生成減少及高胰島素原血症,後者的生物學活性遠遠低於胰島素。⑤胰島素結構異常:一些學者發現有的家系有胰島素基因(染色體11p)點突變,產生變異胰島素(mutant insulin),其生物活性低下。⑥胰澱粉樣肽(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iapp)又稱胰澱素(amylin),是胰島b細胞產生的一種激素,由37個氨基酸殘基組成,與胰島素共同存在於β顆粒內並共同分泌。40%~90%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島有澱粉樣物質沉澱,從而影響b細胞合成與分泌胰島素。

  2.胰島素抵抗 致胰島素抵抗的主要因素有:①葡萄糖轉運蛋白。除前述glut2缺陷可致肝胰島素抵抗外,glut4存在於肌肉和脂肪細胞,在胰島素作用下轉移到細胞表面,加速葡萄糖的易化轉運過程。數量減少或活性降低可導致受體後胰島素抵抗;②胰島素受體。胰島素與其受體α亞基結合後,激活酪氨酸激酶,刺激β亞基酪氨酸殘疾磷酸化,從而傳遞胰島素的多種生物效應。編碼α和β亞基的基因都位於染色體19p,現已鑒定了近40種突變,造成不同部位的受體或受體後胰島素抵抗。

  現已基本闡明病因和發病機制的有mody和變異胰島素綜合征。胰島素基因點突變部位不同,所編碼的變異胰島素也不同(現已發現5種變異胰島素),變異胰島素生物活性顯著低下,可導致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紊亂。絕大多數2型糖尿病的遺傳學病因目前並不明確。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