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檢查 >> 糖友瘙癢難耐試試苦參

糖友瘙癢難耐試試苦參

  苦參,又名苦骨、牛人參、野槐根,記載於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位列中品,是中國使用歷史最悠久的中藥之一。味苦,性寒,歸心、腎、肝、脾、大腸經。功能清熱燥濕,祛風殺蟲,兼通利小便。主治濕熱痢疾、便血、黃疸、小便不利、帶下、陰癢、疥癬、麻風、濕毒瘡瘍、皮膚瘙癢等症。本品大苦大寒,久服容易損傷脾胃,因此脾胃虛寒者忌服。根據中藥配伍“十八反”的說法,苦參反藜蘆,也就是說這兩味藥一般禁止在一起使用。現代中藥藥理研究認為,苦參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苦參鹼、氧化苦參鹼等多種生物鹼和苦參醇、苦參酮、苦參素、刺芒柄花素等多種黃酮類。苦參的體外抑菌作用經試驗發現,苦參對多種細菌的生長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味道苦過黃連

  俗話常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就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黃連非常苦。但是苦參比黃連還要苦寒很多倍,因此苦參在名字中就直接點明了“苦”字。苦參之苦,連蟲也受不了,因此在早些年,有人將苦參片投入蚊蠅蛆蟻非常多的茅廁,用來驅蟲、殺蟲,效果也不錯。苦參雖苦,但療效很好,名字中的“參”字也說明了這一點。由於性味苦寒,因此內服一般入丸散,或米飲送服,或開水沖服,或在湯藥中攪入雞蛋黃,以防苦寒傷胃。外用至明清以後逐漸增多,主要是單用或配合其他藥物煎湯外洗,或者熏洗。

  內服可以治療濕熱性疾病

  由於苦參為純陰之品,沉降下行,因此常用於治療下焦(指身體下部)濕熱較盛的疾病,如濕熱痢疾、黃疸、熱淋、赤白帶下等症,如《仁存堂經驗方》,用苦參一味為丸治療血痢;配木香、甘草為丸,治療熱痢;配地黃,以蜂蜜為丸服,可治痔漏出血、腸風下血、酒毒下血。在治療黃疸時,可以和牛膽汁配合使用,可使黃疸消退較快;和當歸貝母等藥配合使用,可治療妊娠小便不利,也可用於治療泌尿系統感染。

  根據中醫相生相克理論,由於糖是甜味的,苦味可以制約甜味,同時苦能燥濕,因此對糖尿病尤其是濕熱盛的2型糖尿病患者,醫生在臨床組方上常常會加入適量苦參。另外,也常辨證應用到心律不齊、腫瘤和哮喘的治療。

  北宋著名的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首次提到,久用苦參擦牙治療牙痛,藥氣進入人體,使人腰部沉重,有傷腎之弊。因此後代醫家多認為苦參不可長期服用。

  對各種頑固性瘙癢有效

  苦參的外用效果較好,常用於治療瘙癢性皮膚疾患,如皮膚瘙癢、膿疱瘡、疥瘡、濕疹和麻風病等,以及婦女陰道炎、滴蟲病、陰癢,帶下色黃氣臭者等。中醫經典《金匮要略》記載苦參湯,即是單用苦參煎湯熏洗,治狐惑病(相當於白塞氏綜合征,是一種疑難雜症)前陰蝕。

  糖尿病女性患者常常伴發念珠茵性陰道炎,也就是霉菌性陰道炎,外陰瘙癢、發紅、灼痛,重則坐臥不寧,痛苦異常,同時白帶增多。這種病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痛苦,甚至影響正常的工作及生活。對這種患者,除了積極治療糖尿病控制血糖外,還可以用苦參煎湯外洗外陰部,解除局部症狀。

  另外,有一類淤滯性皮炎的患者總是小腿下部瘙癢,尤其是小腿內側,同時發生紅斑、水疱、糜爛或滲出,有較明顯的色素沉著,進一步發展即為小腿慢性潰瘍。這種病又被稱為靜脈曲張性濕疹,顧名思義,這是由於靜脈曲張,靜脈淤滯,局部組織營養不良而導致的皮炎,多見於中老年人,特別是重體力勞動者。這種皮炎瘙癢程度不同,有些即使用上激素也很難緩解。這時可以考慮用苦參煎湯後外洗,或者選用含苦參的外用止癢制劑,可以使瘙癢症狀得到緩解。另外,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汗疱疹(也是一種難治性皮膚濕疹)和男性陰襄濕疹。

  自制洗劑洗一洗

  由於在婦科和皮科疾病的治療上有很好的效果,苦參成為市場上銷售的外用止癢殺菌產品如婦科洗液和泡足片的主要成分。其實,苦參本身價格很便宜,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自己在家嘗試著用苦參煎湯的水泡一泡、洗一洗,每次取20~30克苦參煎湯,熏洗坐浴15分鐘左右,早晚各1次,瘙癢症狀嚴重時可酌情增加次數。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需要特別注意水溫,和體溫接近即可,千萬不要被燙傷了。有極少數患者對復方苦參洗液、苦參栓等制劑過敏,一般來說及時停用即可,嚴重者建議去醫院就診。

  苦參作為內服用藥則需要經過專科醫生處方,患者不能自行服用,以免發生危險。在外用時,常和黃柏、蛇床子、地膚子等中藥搭配使用,這裡再介紹幾個驗方,供大家參考使用:

  1.肛周瘙癢外洗方:藥用苦參20克,黃柏15克,蛇床子20克,龍膽草30克,地膚子15克。

  2.足癬外洗方:藥用苦參30克,土槿皮30克,土茯苓20克,蛇床子20克為主方,瘙癢加白鮮皮30克,紅腫加銀花、蒲公英、野菊花各20克,糜爛加黃柏30克。

  3.陰道炎外洗方:藥用苦參30克,黃柏30克,白藓皮30克,地膚子30克,蛇床子15克。

  4.陰囊濕疹外洗方:藥用苦參10克,蛇床子10克,車前子15克,地膚子15克,蟬蛻15克,當歸15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

  小知識中藥“十八反”

  我國古代中醫學家通過臨床實踐,把中藥配伍禁忌總結為“十八反”和“十九畏”。傳統觀念認為,如果相反藥物合用,會增強或產生毒副作用,原則上應禁用。

  “十八反”歌訣全文為: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貝蔹及攻烏,遂戟芫藻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最後一句“諸參辛芍叛藜蘆”中的“諸參”就包括苦參,也就是說,苦參在日常應用中應盡量避開藜蘆。全文涉及藥物有半夏、瓜萎(包括瓜萎皮、萎仁、天花粉)、貝母(包括浙貝母、川貝母)、白鼓、白及反烏頭(包括川烏、草烏、附子、天雄、側子);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反甘草;人參、黨參、太子參、丹參、玄參、沙參、苦參、細辛、白芍、赤芍反藜蘆。

  “十九畏”在傳統上也被看做“相反”的配伍,但現在一般認為,“十九畏”並不是絕對的配伍禁忌。  “十九畏”中的藥對,如果運用得當,在某些條件下不僅使藥物毒性較低,還可能產生特殊的治療效果,因此臨床上並不絕對禁止,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調配使用。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