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因為遺傳或體內拮抗胰島素因子作用引起的一種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
由於胰島素的相對缺乏,引起機體蛋白質、脂肪和糖類代謝紊亂,高血糖和高血脂導致了全身微血管和大血管損傷,並以此為基礎,引起一系列組織器官病變。
糖尿病引起的胃腸道病變主要是血管損傷和內髒神經病變,從而影響了胃腸道運動和排空,可出現腹瀉或便秘,此症狀較為常見。
腹瀉輕重不盡一致,輕者大便每日3~6次,大便不成形,或糊狀便,重者每日可達20余次,稀糊狀或水樣便,不伴有腹痛,多於夜間發作,持續數天或數周。大便常規無異常發現。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由於長期腹瀉,可以引起體重下降,明顯消瘦。腹瀉往往與血糖升高有關,血糖控制後,腹瀉症狀也可以緩解。便秘者3~5天大便一次,伴有食欲下降、腹脹不適、大便干燥、排便困難。常常需要服用導瀉藥幫助排便。
糖尿病性腹瀉診斷主要依據為:
1.患者有明顯的腹瀉症狀,每日數次~20余次,大便不成形、糊狀便或水樣便,不伴有腹痛,大便常規無異常發現,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2.糖尿病病史較長。
3.口服降糖藥物可以緩解腹瀉症狀。
4.臨床排除其他引起腹瀉可能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