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腦梗死的危險性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大約75%~80%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糖尿病患者患心腦血管疾病危險性增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紊亂、肥胖都起了重要作用。因此,為了預防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只降血糖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降壓、調脂、減肥多管齊下,才能減少並發症的發生率。而其中對血脂異常和高血壓的控制,是預防和治療冠心病、腦梗死等血管並發症的關鍵因素。
2型糖尿病調脂治療 降低LDL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關鍵血脂也就是我粥樣硬化。因此,降低LDL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他汀類藥物的使用非常重要目前,幾乎所有指導醫生如何治療疾病的指南都明確提出:所有患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成年人,不管其膽固醇水平如何,都要服用他汀類藥物;所有患2型糖尿病和有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血脂紊亂、吸煙、常靜坐不動或肥胖)的成年人,包括絕經前女性,不管其膽固醇水平如何,也都要使用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膽固醇和LDL,達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長期服藥甚至可以縮小乃至消除動脈斑塊。因此美國糖尿病學會的2004年糖尿病們常說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它們不能直接在水分很大的血液中被運送到器官和組織,而需要與一些特殊的蛋白質結合形成親水性的球狀物,才能被血液輸送到身體需要的部位。這些球狀物主要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狀態與這些球狀物的異常分布和代謝密切相關。增高的血糖可與這些球狀物上的物質結合,這個過程稱為糖化。糖化的LDL易於被氧化,氧化的LDL沉積在動脈壁上,導致血管壁增厚,脂質斑塊形成,也就是動脈治療指南提出,降低LDL是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險的首要目標治療目標為LDL-C<100毫克/分升(2.6mmol/L),對於年齡大於40歲的患者,不論其LDL水平高低,均鼓勵應用他汀類藥物,使LDL降低30%以上。 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使用他汀類藥物由於藥物進入組織、影響HDL和LDL的能力方面的差異,因此並不是所有他汀類藥物都能給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提供保護。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他汀類藥物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其中,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需要通過肝髒內的一個蛋白質分解變成無作用的物質排洩掉,這個蛋白質是很多藥物代謝所必需的。因此當糖尿病患者服藥種類較多時,要密切觀察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及時發現,使藥物的不良反應對身體的損害降到最低。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則不同,它們不通過該蛋白代謝,因此與其他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相對少些。有專家認為,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異常,同時有動脈硬化,並且化驗血HDL不低,此時應該優先選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LDL伴發低HDL時,則要優先選用辛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 |
糖尿病腎病離尿毒症的差距
糖尿病和終末期腎病(即尿毒症)這兩種似乎不太相干的疾病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日前在滬召開的 |
![]() |
2型糖尿病會帶來哪些危害
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糖尿病嚴重的危害了他們的身體健康,只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