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身體部位長期注射胰島素,你有這樣的習慣嗎?如果你恰好是,那麼趕緊拋開這個壞習慣,小心影響胰島素的吸收!
很多注射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好,只想到調整用藥,沒想到是胰島素注射技術不規范導致的。
案例:
因為要治療自己的糖尿病,一位糖尿病人每天都要打胰島素。以前,打了一段時間的胰島素,肚子上就會鼓起一團,還發硬。在一次糖尿病義診中,醫生指出他肚子發硬的團塊是脂肪增生,還教會他避免脂肪增生的打胰島素的正確方法。此後,脂肪增生的情況幾乎沒有發生,血糖也更受控了。
胰島素打法不對,肚皮脂肪增生、血糖控制差
2013年JAMA雜志報道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約為11.6%,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但血糖達標率卻較低。1998-2006年中國糖尿病(DiabCare-China)調查顯示,中國糖尿病患者中僅26.8%血糖控制理想(糖化血紅蛋白6.5%),而73.2%的患者血糖控制未能達標(糖化血紅蛋白>6.5%),糖化血紅蛋白超過8%患者更高達28.3%!
糖尿病人胰島素治療後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易忽視的就是注射技術的不規范。在中國,已使用胰島素的患者中血糖達標率只有37%,注射技術不到位是造成我國血糖達標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翁建平指出,胰島素注射技術不規范可能導致注射疼痛、出血、漏液、結節、脂肪增生等多種不良影響。其中,脂肪增生尤需得到關注,因為脂肪增生會影響胰島素的吸收與血糖控制。
根據最新的“中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脂肪增生患病率及危險因素研究”顯示,在被納入該研究的401例患者中,總體的脂肪增生患病率高達53.0%。與沒有脂肪增生的患者相比,脂肪增生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更高,但每日胰島素劑量卻多出11單位。這表明他們反而消耗了更多的胰島素。
一次一針、大面積輪換注射部位能避免脂肪增生
針頭重復使用、不進行注射部位輪換易造成皮下脂肪增生。重復使用針頭,會影響注射胰島素劑量的精確性,導致針頭堵塞,出現打空針的現象,嚴重影響血糖控制,還會引起脂肪增生。
由於在增生處注射疼痛小,不少患者喜歡在同一增生部位注射胰島素,這正是他們已經發生脂肪增生的表現,這種做法當然有誤。若按照正確的方法大面積輪換注射部位,能有效避免產生脂肪增生現象,幫助胰島素更好地吸收。
注射部位的規范輪換,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間的輪換(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間的輪換)和同一注射部位內的區域輪換(要求從上次的注射點移開約1手指寬度的距離進行下一次注射,應盡量避免在一個月內重復使用同一注射點)。一旦發現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結等,應即避開該部位,直至上述現象消失。
另外,注射時正確捏皮的方法以及進針的角度,是胰島素注射過程中的另一大難點,而若是用短針,多數情況下可以不用捏皮。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有效達標的一個重要手段是:三位一體的糖尿病藥物治療方案——糖尿病藥物治療、注射裝置、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都同樣重要,缺一不可。胰島素規范注射技術包括9個步驟。其中,注射時正確捏皮的方法以及進針的角度,是很多患者在實際操作中最容易出現錯誤的環節。糖尿病人常用注射位點的皮膚厚度平均不超過2.8mm,正確的操作是將胰島素注射到皮下。但是在操作不規范時,較長的針頭容易發生注射過深達肌肉層,加快胰島素的吸收,影響胰島素作用的發揮。5mm、6mm以及8mm針頭發生肌注風險分別為4mm針頭的4倍、11倍以及31倍。目前廣泛使用的4mm或超細超短型的針頭,在注射時幾乎無疼痛感,注射時大多數情況下無需捏起皮膚,單手操作即可。這將使規范注射流程進一步簡化,在方便糖尿病患者的同時,也使注射更准確、更安全、更舒適,客觀上為不斷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從性和規范操作性提供了基礎。
預防脂肪增生,糖尿病人一定要多了解胰島素注射相關知識。
糖尿病六大類虛假廣告招數
“糖尿病兩個療程保你治愈!”——這些曾張貼 |
|
糖尿病人別對胰島素誤會太深
關於糖尿病用胰島素的指征,特別多,有很多條。據有關專家介紹,現在隨著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和臨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