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護理 >> 糖尿病血糖監測 >> 全天候控制血糖

全天候控制血糖

  陳先生患糖尿病後,學會了自測血糖,經常會自我監測晨起的空腹血糖。很長時間以來,晨起血糖都基本正常。這使他頗感滿意,覺得病情控制得不錯。

  不過最近他感到身體不適,特別是“三多一少”的症狀又出現了!而且發現有四肢末端麻木、下肢無力、視物模糊和皮膚長疖子的現象。於是他決定到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空腹血糖基本正常,餐後血糖明顯升高。

  醫生問他以往餐後2小時的血糖監測情況。他說:“我主要是測空腹血糖,我想血糖餐後比餐前高是必然的,所以沒在意。”

  醫生說:餐後血糖與空腹血糖監測同樣重要。”

  餐後血糖升高雖屬必然,但應在正常范圍內,如果超過界限就不正常了。實際上,更應重視控制餐後血糖。因為餐後血糖升高比空腹血糖升高出現得更早,當發現空腹血糖升高時,病情就已經發展相當長一段時間了。如果不重視餐後血糖,誤認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沒問題,時間長了也會出現並發症。

  陳先生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最近的情況不太好,原來如此。那該咋辦呢?”

  醫生講解道:理想的血糖控制應該是全天候的,包括:空腹(餐前)、餐後、體力活動和工作中、睡眠等時段。因為單一的血糖檢測只能反映檢測瞬間的血糖水平,不能代表其他時間的血糖水平。血糖是經常波動的,但又不可能每天隨時隨地測血糖,現在推薦的做法是:隔一段時間(通常半個月左右)進行一次較全面的血糖檢測,作為指導治療和判斷治療效果的依據。

  全面監測的要求是:三餐前各1次,三餐後2小時(從吃第一口飯算起)各1次,臨睡前測1次,必要時凌晨3點加測1次。

  陳先生問:“那麼,每半個月有一天連續檢測6~7次血糖,就能完全保證血糖監測的准確了嗎?”

  醫生說:只能是相對准確,還應該加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檢測?”陳先生問。

  醫生說: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糖對紅細胞的血紅蛋白產生糖化反應的結果。

  每個人,包括沒有糖尿病的健康人,血糖對紅細胞的血紅蛋白都會產生糖化反應。血糖濃度越高,糖化血紅蛋白數值也就越高,兩者呈正相關。血糖濃度正常的健康人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為4%~6.5%,即有4%~6.5%的血紅蛋白被糖化。

  測定糖化血紅蛋白數值,可反映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比單測血糖數值更能准確反映廣段時間內的血糖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數值的意義是,每增加1%的糖化血紅蛋白,就相當於2~3個月內平均血糖增高1.1~1.7mmol/L。比如測得的糖化血紅蛋白為7.5%,就相當於近2~3個月來,平均血糖水平比正常值高界6.1mmol/L高出1.1~1.7mmol/L,在7.2~7.8mmol/L之間,依此類推。

  總之,采用定期監測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相結合的方法,可以全面地了解血糖水平,從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達到對血糖的監測和全文候控制。

  陳先生問:“既然糖化血紅蛋白檢測能准確反映近2~3個月的血糖水平,那麼單測糖化血紅蛋白多省事啊,不測空腹和餐後血糖行嗎?”

  醫生答:不行。首先,糖化血紅蛋白反映的是測定前2~3個月時的血糖水平,據此來調整治療就太晚了。其次,血糖經常波動,而空腹和餐後血糖檢測方便,便於及時調整治療,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用於長期治療效果的觀察和判斷,以便為以後的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在醫生的指導下,陳先生制定了空腹、餐後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監測時間表,並根據結果在治療上進行了調整。如今,血糖得到了較好控制,三多一少和其他症狀消失了。

  檢測結果判定

  餐前血糖:理想水平在4.0~7.Ommol/L,可接受水平為7.0~10.0mmol/L,超過10.0mmol/L則為不可接受。餐後2小時和睡前血糖:理想水平為4.9—8.0mmol/L,可接受水平為8.0~11.0mmol/L,超過11.0mmol/L為不可接受。

  超過可接受水平就應該對治療做出調整了。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浪健康。)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