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嬸一年前因吃生冷出現腹瀉,呈水樣便,便次達十余次之多,伴有腹痛,按照急性腸炎治療有所好轉。但此後大便仍然較稀,便次亦多,每日3~5次,便前有輕度腹痛現象。這種情況時好時壞,時輕時重,多次按照腸炎治療無效。近日,柳大嬸的病情再次加重,來到市中心醫院就診,醫生根據柳大嬸提供的家族糖尿病史和患病以來明顯消瘦,以及腹瀉持續、反復,抗生素治療無效等特點,考慮其慢性腹瀉可能與糖尿病有關。於是,讓柳大嬸做了空腹血糖和尿糖檢查,結果證實柳大嬸的確患有糖尿病。經給予口服降糖藥治療1周後,血糖恢復正常,腹瀉症狀也得以好轉。
類似柳大嬸的這種與糖尿病有關的慢性腹瀉病例,臨床上雖然並不多見,但由於病情反反復復,且漏診率和誤診率高,往往延誤有效治療。所以,很值得患者和臨床醫生給予重視,提高警惕,爭取早發現、早確診和早治療。
糖尿病誘發慢性腹瀉的機理尚不十分清楚。有關學者認為可能是與糖尿病患者進食多而增加便次有關。更多的學者則認為是糖尿病所致的內髒植物神經病變,導致腸道功能紊亂,使得腸道易激惹、分泌增多而引起便次增多和便稀,構成糖尿病誘發慢性腹瀉的發病基礎。還有的專家推測,糖尿病所致的內髒植物神經紊亂,一方面引起腸蠕動失常,另一方面造成消化吸收功能不良,進而引起腸道菌群失調,致病性大腸桿菌大量繁殖,所以,患者病情時好時壞,時輕時重,反反復復。
糖尿病所誘發的慢性腹瀉,多呈頑固性的水樣腹瀉,有時伴有脂肪瀉,與一般腸功能紊亂所致慢性腹瀉並無明顯特異性。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多食、口渴、多飲、多尿和消瘦等“三多一少”典型糖尿病症狀,有助於診斷。但亦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症狀。因此,有關專家強調,若糖尿病患者出現慢性腹瀉,對抗生素治療無效;或不知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但有糖尿病家族史及出現“三多一少”症狀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症狀;以及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慢性腹瀉患者,經抗生素多次治療無效時,都要及時檢測血糖、尿糖。臨床資料表明,糖尿病誘發慢性腹瀉的治療,關鍵在於控制血糖。隨著血糖恢復正常,腹瀉症狀隨之減輕乃至停止。若同時給予神經營養劑如維生素B1和B12,並適當給於助消化藥、乳酸桿菌制劑或雙歧桿菌制劑,效果會更好一些。
延緩糖尿病的並發症有高招
根據近幾年的研究成果,筆者總結了以下5個防治糖尿病並發症的基本要素: 1、並 |
|
吸煙與糖尿病的並發症
“煙草有害健康”是公認的觀念,,吸煙已被證明是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