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中國人的午餐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比例較高。美國杜克大學綜合醫學研究中心營養學家貝思·裡爾頓博士表示,日常飲食中,一次攝入太多的白糖、白面粉和甜飲料等簡單碳水化合物,容易導致血糖突然升高,與此同時,胰腺則“努力”產生更多的胰島素,而胰島素高可能是人體餐後困倦狀態的原因之一。
如此惡性循環,使得人體器官負擔過重,得不到休息,出現昏昏欲睡、疲勞透支等感覺。長此以往,發生慢性胰島素抵抗。此外,上世紀90年代的研究已經確認,縮膽囊素(CCK)是促進困倦感的一個因素,而在攝入蛋白質和脂肪豐富的食物之後,CCK的水平會上升,人也就比較容易發生困倦。
要想降低食物的餐後血糖反應,又不造成蛋白質的過量,有四個可行的措施:一是適當減少澱粉類主食的總量,二是不吃甜食,把精白細軟的主食部分換成粗糧、豆類和薯類,三是在吃主食的時候配合大量的蔬菜,特別是纖維含量偏高的綠葉菜和豆類蔬菜。最後,可減少正餐食量,兩餐之間吃點加餐。
另外,還可以選擇一些更復雜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大麥、燕麥、藜麥、糙米等全谷食物,以及各種蔬菜和水果(不包括果汁)。這些食物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消化,可使血糖平穩上升。此外,飯後不應該立即坐在沙發上,要適當活動,比如,散步15分鐘、洗碗或拖地等,幫助身體更快更有效地處理剛剛攝入的大量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