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相關 >> 糖尿病案例 >> 糖尿病患者的親身體會

糖尿病患者的親身體會

  疑慮:原來就聽說糖尿病有“三多一少”。可我除了口干(出奇的口干)之外別無任何異常,因此,也沒有把它與糖尿病聯系起來。後來在一次體檢中,發現血糖升高,尤其是餐後兩小時血糖升高,此後就戴上了2型糖尿病的“帽子”,才不得不面對現實。由此看來,上了年紀的人定期體檢是何等重要,如果沒有體檢,我可能還迷失在“三多一少”的誤區中。

  擔憂:被確診為糖尿病後,獲知此病不可逆轉,戴上了糖尿病這項帽子,終身脫帽無望,余生將與之為伴,不由悲從中來。當進一步得知糖尿病會導致多種急慢性並發症.如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心肌梗死、腎功能衰竭、失明、四肢潰爛等,心情更是沉重。好像與魔鬼打上了交道,有末日將臨之感覺。

  求知:人們常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事一關己,心中就再也放不下。不是當事者,難有真感覺。過去只知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漢代謀臣張良患有此病,是一種富貴病、慢性病,此外所知甚少。如今自己患上此病,就渴望能得到此病的真知灼見。於是就主動參加了糖尿病強化教育學習班。

  解惑:真所謂不學不知道,一學收獲真不小。最大的收獲是懂得了防治糖尿病有“教育、藥物、飲食、運動”四大法寶,其中尤以教育為重。強化教育解除了我原先對糖尿病的恐懼心理,使我樹立起患了糖尿病並不可怕,但也不能掉以輕心的正確觀念。通過教育,我還學到了有關糖尿病的病因、發展和防治等有關知識,有一種“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感覺,對治療充滿了信心。

  實踐:教育、藥物、飲食、運動四大法寶究竟應該如何應用?就藥物而言,我體會到患者只需掌握一條原則,即遵守醫囑。控制飲食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像我這樣的輕型糖尿病患者,如能控制好自己飲食,有時不服藥,也能使病情穩定。我認真控制飲食,對自己的嘴巴“嚴加管教”,甜食一概拒之門外,平時菜譜以素菜為主,常吃豆制品、魚之類食物,不貪嘴(但有時也會忍不住犯一下忌)。再談談運動。一般健康人也需要運動,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運動的種類很多,我體會到必須要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同時要持之以恆。我選擇的是步行,如外出只有兩三站的路程時就乘“11路”——走著去。如上下班路太遠,我先走一段路再乘車。但走路也非悠哉悠哉,還必須保持一定的速度。我采取快步走的方法,一般步行半小時左右,頭上就會冒熱氣,身上出微汗。

糖尿病患者的親身體會

  慶幸:讀者也許會疑惑,一個患者有什麼可以慶幸的?這需要辨證地看問題。注意飲食控制,適度體育運動,是保證身體健康的有效措施,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得,但未必人人都能做到。通過糖尿病教育,我學會了如何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控制飲食、適當運動。一年多來,我持之以恆,在控制血糖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在不服藥的情況下,我的血糖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包括餐後兩小時血糖)。壞事變成好事,我為自己得到的豐厚回報而慶幸。

  反思:回過頭檢查自己得病的原因,主要在於“大意失荊州”。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本人習慣於晚間工作,有時經常工作至深夜、凌晨。因此,有晚間進食,尤其是睡前進食的習慣,這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對健康大大不利。有一個時期,因工作緊張,長期日夜顛倒,打亂了我原有的生活規律,但總覺得自己身體好,並未引起警覺。事實上那時已埋下病根。“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許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注意自我保健,身體就會日漸受損,疾病就會跟隨而來,所以我們在健康的時候就應防患於未然,保護自己。

熱門圖文
我與糖尿病抗爭了35年!

李景坤是阜新市就業局退休干部,今年76歲。1974年,李景坤被查出患上了糖尿病。他堅持主動

糖友預防糖尿病足首先預防寵物

   糖友需遠離寵物   家住廣州的張伯怎麼也想不到,身患糖尿病的他將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