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以為,控制血糖最好就是不吃或少吃……其實,糖尿病患者尤應講究“吃”。糖尿病的治療是一項綜合性治療,其中,飲食治療是所有糖尿病治療的基礎。此外,運動也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糖尿病患者應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運動方案,避免出現過度運動的副作用。
【飲食】
“糖友”盲目不吃少吃危害更大
很多糖尿病患者存在這樣一個認識誤區:認為控制血糖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吃或是少吃,否則血糖就會升高……瑞金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王衛慶教授分析說,其實,糖是人體必要的營養物質成分。如果缺乏葡萄糖,就會產生一系列不良後果,甚至會發生低血糖(如昏迷、出冷汗、饑餓等)症狀,危害更大。糖尿病患者更應注重“吃”,而不是不吃或少吃,但要掌握正確的飲食原則。目前,國際上推薦的糖尿病飲食為高碳水化物——低脂飲食,即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占總熱量的50%以上,脂肪供熱的比例不能超過30%。
一項研究顯示,對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單純飲食管理結合運動者,能直接降低29%至67%的2型糖尿病罹患風險,或可使糖尿病的發生推遲10年以上。據研究機構近年發現,60%的糖尿病人體重超重,其中34%的人屬於肥胖且很多人屬於中央型肥胖,其中很多存在不良的飲食習慣,從選擇食材、烹饪方法和進食方式等,都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隨著現代社會發展、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增大,以及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患糖尿病的人數也呈明顯上升趨勢。而運動時間少、生活作息不規律等因素,也是患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堅持“定時定量”進餐
王衛慶教授建議,首先,要保證足夠的碳水化物量:谷類食物則是碳水化物的主要來源,如大米、玉米、小麥、高粱、荞麥和燕麥等,每人每天至少應吃300至500克,同時提倡粗細搭配,建議可適當用粗糧、雜糧代替部分米面;其次,限制脂肪的攝入量,適量選擇優質蛋白質:蛋白質的攝入量以其產生的熱量占總熱量的20%為宜,其中至少1/3為動物類優質蛋白和大豆蛋白。蛋白質攝入標准,成人患者為每天1克/千克體重;再者,選擇營養合理的多樣化食物:肉類應少食肥肉、內髒等。奶制品如牛奶和豆奶,是保證糖尿病患者鈣來源的主要食品,每日飲用250至500毫升。有些患者飲用鮮奶後有不同程度的腸胃道不適,可試用酸奶或豆奶代替,一瓶200毫升的牛奶可用400毫升豆漿替代。但如伴有腎功能損害者,最好還是飲用優質的牛奶為宜。蔬菜類中,比如:胡蘿卜、蒜苗、豌豆、毛豆等熱量較高,土豆、山藥、芋頭等含碳水化物較高,應適量食用。其他蔬菜如綠色蔬菜,可每日食用500克。水果比如紅棗、香蕉、柿子等含糖高的水果或干果應限量食用。如果患者血糖空腹超過7毫摩爾/升以上,餐後血糖超過11.1毫摩爾/升以上,不宜食用水果,可用一些番茄、黃瓜代替,建議水果一般放在兩餐之間食用較宜。最後,餐次安排應合理,每日至少保證三餐,養成定時、定量的良好進餐習慣。
【運動】
餐後1至3小時運動最適宜
對於糖尿病病人的運動,可根據自身條件和興趣,選擇不同運動項目。比如:散步、太極拳、廣播操、交誼舞、慢跑、游泳、登山、快走等。若體力允許,可適當進行對抗性運動。在運動強度方面,運動量應適宜,運動後有微汗、發熱感、精神愉快,達到中等強度運動。
運動時間上,餐後1至3小時內運動為宜。一般中等強度運動以20至30分鐘為宜,低強度的運動可延續45至60分鐘。若運動中出現大汗、頭暈、胸悶、全身無力、面色蒼白,休息後不能恢復,應立即停止。運動頻率至少一周5次,肥胖者可增加頻率,甚至一日2次。運動前應先進行體力評估,確定合適的運動方式、時間和強度。選擇舒適的衣服和鞋襪。攜帶一定量的糖果、餅干、水果和飲料,以備萬一發生低血糖時食用。運動時間較長時,應監測血糖變化。避免在過冷、過熱、過濕或煙霧環境下運動。若糖尿病病人已有相關並發症,則應注意:
高血壓及心髒病:宜輕度至中等強度運動。運動前及運動後2小時內不飽餐或飲用興奮性飲料。建議散步、騎自行車、慢跑、太極拳等;
糖尿病眼病:切忌劇烈運動及潛水。避免頭部低於腰部水平的運動。推薦太極拳、健身操和與視力好的朋友攜手慢跑或跳舞等;
糖尿病腎病:高強度的運動會加重病情,應盡量避免。可選擇快走、游泳、健身操等;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不宜高強度劇烈運動。避免伸展過度及舉重。可選擇騎自行車、游泳、散步等;
糖尿病足:運動前仔細檢查鞋內有無硬的異物。選擇合適的軟底鞋。運動前後檢查足部有無損傷;
中風偏癱:宜加強肢體功能鍛煉,主動及被動訓練交替進行。每次時間逐漸延長,從需人幫助到獨立完成。
給糖尿病患者的9點建議
大家知道,得了糖尿病,血糖控制很重要,除了注意飲食之外,目前北京國醫堂中醫研究院糖尿病科的 |
|
運動降糖要選好“時辰”!
盡可能在飯後1-2h參加運動,尤其是早餐後是運動的最佳時間,因為這時可能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