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這個詞,對於大部分市民來說並不陌生,隨著近年來糖尿病人的增多,胰島素的應用也越來越多。不過,許多糖尿病人對於是否使用胰島素會左右為難,大多數人認為胰島素對於平穩血糖效果好,也有少部分人認為,進行糖尿病治療時,一旦使用胰島素幾乎就是終身依賴!
53歲的祝先生最近經常感覺口渴,而且體重明顯下降,渾身乏力。他到醫院一檢查,醫生無奈地告訴他,“很遺憾,你患上了糖尿病,這是一種終身性疾病!”一個現實問題擺在了他面前:用哪種方法降糖?他本想吃口服降糖藥,醫生推薦使用胰島素,他很擔心,用上胰島素雖說能降糖,但用上就停不下來怎麼辦?在他眼裡,胰島素是天使,也是惡魔。
胰島素是個啥東西
“任何藥物都是雙刃劍,胰島素也不例外。”遼寧醫學院附屬三院內分泌與代謝病科主任奚悅說。
胰島素是由胰腺分泌的荷爾蒙,同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一起控制著人體的血糖水平。進食時,胰島素擁有是把血糖送入細胞立即使用,還是儲存在脂肪中為將來所用的決定權。
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通力合作,用難以置信的精確度控制著血糖的水平。而任何破壞這種平衡的現象,都會導致有害於健康的後果。
四大類口服降糖藥
“在臨床診療中,醫生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藥物,糖尿病也不例外,有的病人適合用口服藥,有的病人適合用胰島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奚悅介紹說。
目前,口服降糖藥主要分四大類:促胰島素分泌劑、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雙胍類和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有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的功效,適合於肥胖的Ⅱ型糖尿病人。這樣的糖尿病人胰島素分泌往往多於常人,但胰島素“出工不出力”,這些病人血糖不太高時,可以單獨使用雙胍類和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主要是減少糖經腸道的吸收,由於我國的飲食結構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餐後容易血糖升高,故用該藥降低餐後血糖。促胰島素分泌劑則是促胰島素分泌。
適合用胰島素的六類人群
眾所周知,Ⅰ型糖尿病人是必須使用胰島素的。除此以外,合並急慢性並發症、手術和圍手術期、妊娠與分娩、Ⅱ型糖尿病人β細胞功能明顯減退、其他特殊類型的糖尿病人都適合使用胰島素。
有些新發現的糖尿病人會說,我剛得病,為啥不能先吃藥呢?等藥物不起作用了,我再用胰島素不也行嗎?
奚悅解釋說,有資料記錄:一個糖尿病人從血糖紊亂到“三多一少”症狀出現,平均是7—8年。從這個數字不難看出,盡管這些病人沒有出現症狀,但是已經處於糖尿病前期或者已經是糖尿病的病人了,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如果一個Ⅱ型糖尿病人盲目認為自己胰島素分泌不足,而隨意使用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那麼長此以往他的β細胞功能會衰竭,會出現藥物繼發失效。“人的身體不是藥物的試驗田!”奚主任一再強調說。
使用胰島素≠上瘾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市民對胰島素有偏見,認為一旦使用胰島素就會終身使用。“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胰島素的使用不一定是終身的,有很多病人調理得好就能脫離胰島素。”奚悅說。
通常情況下,初發的Ⅱ型糖尿病人、血糖又高,適合短期使用胰島素,迅速減輕糖毒性對胰島β細胞的損害,使胰島β細胞的功能得到部分恢復,從長遠的角度考慮,這對患者有百利而無一害。當病人的胰島β細胞恢復後,有些人完全可以停止使用胰島素。
但是,患糖尿病多年的Ⅱ型糖尿病人到後來由於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還是必須使用胰島素的!
專家溫馨建議: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知識的普及,目前糖尿病基本上是可防、可控的。但是,我們面臨的威脅是糖尿病並發症的侵害。不同的人群應該選擇不同的降糖方法,比如服藥、注射胰島素等等。在飲食方面,保證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不少於40克),提倡食用綠葉蔬菜、豆類、塊根類、粗糧、含糖低的水果。低鹽、少油。生活習慣上戒煙限酒。增加運動。我們可以補充一定量的營養素如抗氧化劑、蜂膠、靈芝孢子粉、B族維生素、鎂、鋅、泛酸來協助降糖,會有更好的效果。
“糖媽媽”要如何選擇胰島素?
對於“糖媽媽”使用胰島素的問題,專家指出,胰島素類似物比其他胰島素 |
|
有關胰島素的錯誤認識
胰島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有降糖作用的激素,在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中起重要作用,缺乏胰島素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