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研究表明,血瘀證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現為血液呈高凝狀態、血流速度減慢和微血栓形成。有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漿比黏度、血沉、體外血栓長度濕重、干重、血小板黏附率及纖維蛋白原等多項指標均高於健康人。
所以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更容易發生微循環障礙,從而導致如動脈硬化、視網膜血管病變,以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因此,在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治療中,改善微循環、血液流變學及神經營養代謝顯得尤為重要。
比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並發症之一,患病率47%~90%不等。判斷為糖尿病神經病變需要達到以下幾點標准:(一)必備項目:(1)存在糖尿病。(2)排除糖尿病神經病變以外的其他末梢神經損害。(二)條件項目(必備其中兩項):(1)有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病變的自覺症狀。(2)兩側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3)兩側內踝振動覺減弱。另外患者自覺兩側趾尖及足底麻痺、疼痛等,及其他一些診察項目有異。
丹參是活血化瘀的代表藥物,此外還有止痛、養心安神的功效,藥理研究具有擴血管、降脂、降壓及降糖作用,能改善微循環、減輕血液的黏稠度。
可見,在輔助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過程中,丹參片能起到非常積極的療效,聯合彌可保,可進一步改善末梢循環,改善血液黏滯度而明顯改善症狀,且無明顯毒副作用。
另外,糖尿病患者應當積極運動,以加強血液循環,並注意保護皮膚,因微循環障礙導致感覺障礙,可能會對溫度感覺敏感度下降而容易造成燙傷或凍傷。
小貼士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自覺症狀
早期症狀以感覺障礙為主,呈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下肢症狀較上肢多見,感覺異常有麻木、蟻走、蟲爬、發熱、觸電樣感覺,往往從遠端腳趾上行可達膝上,患者病變分布范圍如穿襪子與戴手套。感覺障礙嚴重的患者可出現下肢關節痛及潰瘍。痛呈刺痛、灼痛、鑽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時劇痛,痛感晝輕夜重。有時有觸覺過敏,甚則不忍棉被之壓,須把被子支撐起來。當運動神經累及時,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晚期有營養不良性肌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