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四大致死疾病之一。據統計目前全球有2型糖尿病患者1.5億以上, 占85%左右,我國達4000萬人,而且其患病率逐年增加。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增至3億人,目前尚無根治辦法。對所有中年2型糖尿病人來說,其生命預期減少5~10歲。糖尿病的慢性並發症是造成病人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目前降低2型糖尿病並發症主要通過嚴格控制高血糖,包括飲食、運動、口服降糖藥及使用胰島素,但很少能使患者的血糖恢復正常水平。且上述治療對臨床上大多數病例僅能做到控制糖尿病,很難達到使代謝紊亂完全恢復正常,采用胰島素治療後的最大收獲是各種急性並發症的發病數和病死率已明顯下降,但在動脈硬化及微血管病變基礎上各種並發症的發病數和病死率相對顯著增多,且難於防治。
糖尿病的治療是長期而細致的工作,必須貫徹原則性與個體化相結合的治療原則,采取綜合療法,發揮中、西醫各自優勢,取長補短,為病人制定切實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
根據糖尿病研治現狀,現將中醫藥在糖尿病防治方面的特色介紹如下:
一、強調預防重於治療
糖尿病與中醫之“消渴”相對應,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認識到控制飲食、控制體重對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性,中醫理論認為:長期嗜食肥甘厚味,使形體肥胖,生濕生痰,蘊而為熱,痰濕阻滯氣機,進而發展轉為消渴。據此提出有中醫特色的三焦養生說:上焦養生養心肺、中焦養生護脾胃、下焦養生調肝腎。這與當今對全民進行糖尿病防治知識教育的觀點不謀而合。適用於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嚴格控制飲食,適量運動,保持大便通暢,戒煙禁酒,正確服用降糖藥物,養成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保持思想愉快、情緒穩定。這已經成為中、西醫對糖尿病患者一般治療措施的共識。
二、減輕主觀症狀,穩定血糖水平,配合西藥降血糖治療
西藥降血糖作用迅速,但在改善臨床症狀方面效果不理想,臨床上常遇到不少患者服用藥物後血糖水平正常,但全身症狀仍然存在,如四肢末梢麻木感、皮膚瘙癢、口干口渴、腹脹不適、便秘腹瀉、眼花頭暈、視物不清等糖尿病並發症的表現。中醫藥通過辨證,針對患者病情采取個體化的多種療法:中藥內服、針灸、足療、中藥外治、食療及其它一些非藥物療法。從而使患者血糖控制穩定而持久,提高生活質量,減少或延遲並發症的發生。
三、糖尿病並發症的治療
1、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並發症,發生率高達60%~90%,主要表現為肢體對稱性和神經病變性潰瘍,最後因感染和壞疽而截肢。近年來,中醫藥在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在控制症狀、改善客觀指標及遠期療效方面都顯示了一定的優勢, 目前國內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病因病機方面研究雖多,但從發病的病程演變過程來看,瘀血是糖尿病日久的必然產物,又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主要致病因素。臨床治療原則雖以辨證論治為基准,但無論哪種治療方法,活血化瘀均貫穿治療始終。強調對患者進行分期辨證治療。運用中醫綜合療法的優勢,如針灸、推拿、按摩、氣功乃至中藥外洗、敷貼、耳穴等方法;並從早期預防、早期防治方面進行中醫藥療法的研究。
2、糖尿病腎病是在糖代謝異常情況下出現的以血管損害為主的腎小球病變,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腎病的病理基礎,微血管病變首先出現微血管的血流動力學改變,繼而發生以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擴增為特征的腎小球硬化。晚期逐漸狹窄,終致閉塞,是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醫認為本病病機為兩個階段、一個貫穿,即病變前期為肝氣陰兩虛,病變後期為脾腎陰陽兩虛,整個病程始終貫穿著絡脈瘀阻的病機。中醫藥治療按分期辨證施治,靈活運用益氣養陰,補腎,活血通絡的方法,以減輕腎髒微血管病變,恢復微血管正常功能。
3、糖尿病性胃輕癱是一種在發病學上與糖尿病相關的胃動力障礙並不伴有機械性梗阻的疾病,包括胃排空的極度延緩及與胃排空延遲有關的胃動力障礙。臨床可見於20%~50%的糖尿病患者,其中女性占65.8%,54.5%的患者年齡不低於45歲。但在不同的國家及人種又有所不同。病情較輕者降低生活質量,血糖也難於控制;重者威脅病人的生命,增高致死率。臨床起病大多隱襲,呈漸進性,早期不易發覺,常數年後才出現臨床症狀,但也有在一定誘因下臨床症狀突然出現而且嚴重者。病人多以飯後早飽感、胃脹,以及惡心、嘔吐、納食減少甚或惡食、不知饑餓,或伴胃痛、上腹燒灼感等為常見症狀。由於長期營養不良,可導致體重減輕、消瘦甚至惡病質。西醫治療除控制血糖外,主要使用胃動力促進劑。中醫藥在減輕患者症狀方面有特殊療效,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終身性疾病,病史一般都較長。糖尿病性胃輕癱往往發生在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中醫認為,久病入絡,絡脈瘀滯,血行不暢。脾胃絡脈受阻是全身性絡脈受阻的一部分,進而脾胃之氣血運行不暢。脾之運化功能,無論是運化水濕還是運化津液,都必須以氣血的流暢為前提。一旦脾胃氣血運行不暢,則脾失運化而發生胃輕癱。准確的辨證論治,可使臨床上大多數患者擺脫胃輕癱症狀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