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臨床常用於治療脾肺氣虛、中氣下陷、體虛多汗、癰疽不潰或久潰不斂、氣虛水腫以及血痺麻木、中風後遺症、消渴等。目前, 黃芪治療糖尿病正在成為研究的熱點, 呈方興未艾之勢。那麼, 黃芪治療糖尿病的機制何在
黃芪治療糖尿病的臨床依據糖尿病屬於中醫“ 消渴病”范疇, 其基本病機為陰虛燥熱。古今中醫治療本病, 大多以黃芪為君藥。有人對古今治療糖尿病的方劑進行統計分析, 發現黃芪的應用頻率非常高。例如, 有專家統計黃芪治療消渴的古方 200 個、現代方500 個, 發現 200 首古方中, 使用黃芪者 41 個, 占 20。5% ;500 個現代 方 中 , 用 黃 芪 者 318 個 , 占63。8% 。在中成藥處方中, 使用頻率最高的是黃芪, 高達 76。9% 。這既與黃芪重在益氣補虛生津的中醫功用密切相關, 也和黃芪卓越的降血糖效果密不可分。這些是挖掘黃芪治療糖尿病的寶貴線索, 因而成為現代醫學的研究熱點。
黃芪治療糖尿病的現代藥理學依據
現代研究發現, 黃芪的化學成分主要是單糖、多糖、皂甙、黃酮、氨基酸、蛋白質、葉酸、核黃素、維生素P 等。目前發現, 黃芪的藥理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增強及調節機體免疫功能; ②增強細胞的生理代謝, 促進各類血細胞的生成、發育及成熟; ③促進骨髓的造血功能和蛋白質更新, 起到強壯和抗衰老的作用; ④改善腎功能,減輕腎的病理性損傷及利尿作用;⑤保護肝功能, 減輕肝的病理性損傷; ⑥有降壓作用; ⑦可強心、改善心功能; ⑧有抗菌作用; ⑨有抗病毒作用; ⑩有鎮痛、鎮靜作用; 且有雙相調節血糖, 促進血液循環, 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現代研究進一步證實, 黃芪可明顯降低血糖, 促進胰島素和C- 肽的分泌; 廣泛作用於心血管、腎髒、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這對病因復雜的糖尿病的治療,尤其適宜。
黃芪治療糖尿病的最新進展日前, 由武漢大學醫學院科研人員主持的一項國家自然基金研究項目表明, 黃芪多糖是具有較強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化合物, 無論口服還是腹腔注射黃芪多糖, 都能明顯降低遺傳性糖尿病小鼠的體重、血糖和胰島素抵抗指數, 還能改善糖耐量異常, 減少腹部脂肪, 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但不影響胰島素分泌。本項研究成果, 為中醫藥治療糖尿病提供了科學依據, 也給廣大糖尿病患者帶來了曙光。
近來研究發現, 不少中草藥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應用得當, 對治療糖尿病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