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DM,DiabetesMellitus)一詞是描述一種多病因的代謝疾病,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隨因胰島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
這是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公布的DM定義,於當年10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和中國糖尿病雜志編委會聯席會議,討論並通過建議使用。
隨著糖尿病得病時間的延長,身體內的代謝紊亂如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可導致眼、腎、神經、血管和心髒等組織、器官的慢性並發症,以致最終發生失明、下肢壞疽、尿毒症、腦中風或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一、糖尿病病因之-遺傳因素
舉世公認,糖尿病是遺傳性疾病,遺傳學研究表明,糖尿病發病率在血統親屬中與非血統親屬中有顯著差異,前者較後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遺傳因素的重要性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達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遺傳因素明顯高於糖尿病Ⅰ型。
二、糖尿病病因之-精神因素
近十年來,中、外學者確認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認為伴隨著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激動及各種應激狀態,會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三、糖尿病病因之-肥胖因素
目前認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誘發因,約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前均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與糖尿病的發病率呈正比,有基礎研究材料表明:隨著年齡增長,體力活動逐漸減少時,人體肌肉與脂肪的比例也在改變。自25歲至75歲,肌肉組織逐漸減少,由占體重的47%減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別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顯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糖尿病病因之-長期攝食過多
飲食過多而不節制,營養過剩,使原已潛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島素β細胞負擔過重,而誘發糖尿病。現在國內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體越豐滿,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來,隨著對糖尿病研究和認識的不斷深入,從分子生物學、電鏡超微結構、免疫學、生理生化學等多角度進行控索,對糖尿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又有了新的認識。
五、糖尿病病因之-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與病毒感染有顯著關系,感染本身不會誘發糖尿病,僅可以使隱形糖尿病得以外顯。
六、糖尿病病因之-妊娠
有關專家發現妊娠次數與糖尿病的發病有關,多次妊娠易使遺傳因素轉弱誘發糖尿病。
七、糖尿病病因之-基因因素
目前科學認為糖尿病是由幾種基因受損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類第六對染色體短臂上的HLA-D基因損傷;Ⅱ型糖尿病—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線粒體基因損傷。總之,不管哪種類型的糖尿病,也不論是因為遺傳易感而發病,還是環境因素、病毒感染發病,歸根結底都是基因受損所致。換言之糖尿病是一種基因病。
血糖居高不下歸罪於“誰”?
許多糖尿病患者存在同一個問題:為什麼血糖總是降不下來?影響血糖的因素很多,具體到每個患者的 |
|
糖尿病腎病的飲食治療原則
飲食中供給的熱量應足以維持日常活動,並使糖尿病病情穩定,每日總熱量約105~146kJ/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