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病因 >> 糖尿病的駕馭者會是你嗎?

糖尿病的駕馭者會是你嗎?

  有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吃了一年多的拜唐平,血糖老是降不下來,於是來專家門診讓我給他開點“好藥”,我一問才知道,原來患者的用藥方法不對。拜唐平本應與第一口飯一起嚼碎服用,而這位患者每次都是飯後整片吞服。

  知識改變命運。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糖尿病的無知。糖尿病教育就是讓患者學會自我管理,成為駕馭自己健棗的主人。

  在。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有位外國專家在談到對中國糖尿病防治現狀的看法時,直言不諱地說:單就臨床治療水平而言,中國與先進國家沒什麼差距,說到差距,主要體現在糖尿病教育方面,這從中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的比例偏低、虛假廣告大行其道上便可略見一斑。

  教育滯後,贻害無窮

  這位外國朋友的谏言可謂一針見血,切中了要害。筆者對此深有同感。難道不是嗎?許多糖尿病患者,不去接受正規治療,而是盲目輕信虛假廣告,到頭來不但沒能“根治”,而且還賠錢搭命;有些患者,把胰島素視為“毒品”,擔心使用後會形成“依賴”,當用而不用,結果血糖長期居高不下,最終落得個慢性並發症纏身的結局;有些患者只顧悶頭吃藥,不懂得需要定期監測復查,結果長期治不達標,還吃壞了肝腎;還有些患者用保健品代替藥品,或者光依賴藥物而不注重飲食治療……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所有這些無一不是缺乏糖尿病教育的後果。

  綜合防治,教育為本

  糖尿病治療目前還沒有藥到病除的捷徑可走,需要長期的綜合治療——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和自我監測,醫生和患者將其形象地比喻為“

  五駕馬車”,糖尿病教育是綜合治療的核心和統帥,是五駕馬車中當之無愧的駕轅之馬。只有先把教育搞好,讓患者明白為什麼、怎麼辦,才能真正將其余四匹馬駕馭自如,形成一股合力。

糖尿病的駕馭者會是你嗎?

  有位中年婦女,在查出自己有糖尿病以後,非常注意控制飲食,肉、蛋、奶從此不碰,一日三餐就吃點粗糧窩頭和少量青菜,也不知道應當加餐。結果整日饑腸辘辘,頭暈目眩,不到半年,體重就下降了十多公斤,但血糖控制得並不理想,老是忽高忽低,還多次出現低血糖。患者體質明顯下降,感冒發燒成了家常便飯,甚至還出現了營養不良性貧血。後來她聽了醫院的糖尿病教育講座之後,才弄明白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原則和方法,並學會了科學配餐,吃得既有營養還不單調,而且血糖比以前更平穩,徹底告別了過去苦行僧式的生活,重新享受到生活的樂趣。

  有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吃了一年多的拜唐平,血糖老是降不下來,於是來專家門診讓我給他開點“好藥”,我一問才知道,原來患者的用藥方法不對。拜唐平本應與第一口飯一起嚼碎服用,而這位患者每次都是飯後整片吞服。患者改正了服藥方法之後,血糖很快就降下來了。因此說,五駕馬車,教育為先,沒有良好的糖尿病教育,其他一切都是空談。

  古語說: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身之用。糖尿病教育工作就是授人以漁,讓患者學會自我管理,成為駕馭自己健康的主人,受益終身。

  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遠

  目前我國的糖尿病教育還處在起步階段,普及程度不高,存在許多教育盲區和盲點。不僅如此,由於監管力度不夠,虛假廣告泛濫,真假李逵讓患者難以辨別。在糖尿病教育這塊陣地上,存在著。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科學與偽科學、先進和愚昧、正確和錯誤無時無刻不在激烈斗爭,糖尿病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

  受教育者不僅僅是患者及其家屬

  糖尿病知識更新很快,無論是診斷標准、達標要求、治療理念及治療手段較以往都有很大的變化。例如,1997年以後,診斷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標准由過去的7·8毫摩爾/升,改為7·O毫摩爾/升;再如,以往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式的階梯治療模式已逐漸被早期積極的理性化治療所代替;還有,以前在飲食治療方面應用較多的是“食品交換份”概念,近年來,隨著“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概念的引入,目前主張,應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指導患者的飲食治療;再如,目前防治糖尿病的各種新式武器紛紛問世,如胰島素泵、新型胰島素類似物、動態血糖監測系統等,使診治手段更加豐富、治療更加安全有效;再比如,糖尿病患者的血壓要求控制在13O/8O毫米汞柱以下,比非糖尿病患者要更加嚴格。對這些新知識與新理念,許多基層醫生甚至大醫院的非專科醫生也都未必了解。因此,醫護人員也要加強這方面的業務學習,不斷豐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讓患者問不倒、難不住,否則的話,自己還昏昏,又豈能讓患者昭昭。

熱門圖文
非糖尿病性低血糖知多少

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來說,低血糖並不陌生。區分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低血糖十分重要,因兩者處

孕媽遠離糖尿病損傷的好方法

糖尿病的出現是會存在很多的症狀的,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一些典型的症狀帶來的傷害,糖尿病患者要積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