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需監測還是偶爾為之?血糖平穩後還需不需要監測呢?
“點”不可少:經濟而且實用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直接反映人體必需的基礎血糖和從食物中攝取的血糖值,是糖尿病監測的兩個不可或缺的“點”。糖尿病患者也習慣於測量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不過這種測量血糖的方法只能代表一個時間點的值,不能全面反映血糖的變化。況且,這兩個“點”的值還容易受到腎上腺皮質激素、進食的種類和時間、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等因素影響。單純靠這兩個“點”的監測是不能完全避免血糖波動的。但不能否認的是,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的監測是最切合實際也是最經濟的常用方法。
瑞恩糖尿病醫院的楊主任提醒我們,控制“點”血糖要記住5678,也就是空腹保持在5.6毫摩爾每升,餐後控制在7.8毫摩爾每升,這就算是比較理想的了。
“線”很重要:幫助確定治療方案
血糖不穩定引起的氧化應激反應是導致心、腦、腎以及大血管、微血管、神經等組織或者髒器損害和導致胰島素抵抗的共同土壤。所以,控制血糖不但要注意“點”,更要重視血糖波動這個“線”的變化。
血糖監測中的“線”是指血糖在一天內的波動,臨床上一般以測量血糖譜來觀測血糖的動態變化。對“線”的監測可以幫助醫生確定合理的治療方案,進而起到有效控制血糖的作用。
一般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線”的監測是不用每天都做的。楊主任建議那些存在血糖波動和不穩定的患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每周做七段血糖(即三餐前和餐後後2小時以及凌晨3小時或臨睡前血糖)的測試。這可以為全天血糖濃度的變化提供較好的評估,對判斷夜間低血糖黎明現象等提供很大的幫助,並可用於指導糖尿病治療方案的調整。
“面”面俱到:預防並發症
要使血糖長期達標,“點”和“線”的監測還是不夠。必須通過觀察血糖在一段時間內的變化,來評估治療效果。臨床上對“面”的監測和評估可以通過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指標為判斷依據。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全面反映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的控制情況,也能間接反映氧化應激對實質髒器的損害情況,以便控制血糖長期達標,從而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進一步減少或者延緩並發症的出現。而糖尿病的治療,說到底就是控制並發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所以說糖化血紅蛋白對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據楊主任介紹,糖化血紅蛋白一般控制在6.5%為宜,建議糖尿病患者三個月一次,到醫院做一次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方便醫生及時掌握血糖總體變化和調整治療方案。
另外,他還提醒糖友平時多注意血糖值在這方面的變化,根據這些變化來初步判定自己的血糖控制情況。他認為,“點”高而“線”正常的話說明平時血糖控制良好;“點”、“線”都高就說明控制不好;“點”正常而“線”偏高則說明在最近一次抽血前注意控制血糖,但是最近2到3個月的控制卻不理想。
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歷程
胰島素應用於臨床迄今已有85年之久。圍繞胰島―胰島素―胰升糖素方面,科學家進行了大量研究, |
|
糖尿病的治療都有什麼誤區
治療糖尿病的誤區是什麼呢?糖尿病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病情,這種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